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93224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4
《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优化初探小学美术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教师必须调动起自己的学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技能,教师要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巧置适宜的学习场景,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来促使学生多方面心理功能的协调,以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一、创设学习情境启发研究,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场景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刺激潜藏在
2、每位学生心里的激情和冲动,让他们自主地把热情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使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对教师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沉思与躁动、接受与创新都以一定的节奏表现出来,教师应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准思维的突破点,使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后发现新的亮点。在教一年级《纸偶》一课时,由于套在手指上的指圈大小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先剪了一张方形纸条,做了个大圈,套在手指上,学生立即发现太大了;我又故意围了个小圈欲往手指上套,有学生哈哈大笑
3、:“套不上,太小了。”于是我故意犯难:“那怎么做,套在手指上大小正合适呢?”有学生在交流,有学生在试做------很快许多学生找到了答案,争着向老师汇报:“围在手指上后再用胶水贴起来,然后把多余的纸剪掉,这样做大小正合适。”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已探索性地学会了制作的方法,并从中明白了这样做的道理,达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在此,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二、巧妙设置,举一反三,有新发现的场景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法是关键,教学生画一幅画是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把学法教给学生是使学生受益终生,“给学生黄金
4、,不如让他们学会点金术”,在教学中应该把举一反三,有新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新的发现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乐趣,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也使学生自觉的成为审美表现的主人。在教《我设计的椅子》这一课中,我首先强调课题中的“我”字,要让学生完全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我首先提供了一种假象的情境:“假如你是一位节目主持人,你为自己主持节目时设计什么样的椅子?”讨论后有学生总结道:“坐着要舒服,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款式要精美别致些-------”之后,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他们“一放再放”,便试着让
5、同桌同学以上述方式,用“假如你是------你为自己设计什么样的椅子”来进行问答讨论,然后把设想好的椅子画成草图,挑最满意的画到作业本上,通过这一问、一答、一画,气氛很是热烈,于是给医生、老师等设计的新式椅子便应运而生了,这再一次证明了一堂课中能创设好的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试着放手让学生顺着老师探索问题的思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举一反三”,那他们定会有一番新的发现。三、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让学生动手验证自己想法的场景“教”不一定只靠教师“讲”,“学”不一定只是学生“听”,“百闻不如一见,
6、一见不如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自己想法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在愉悦中去进行艺术创造。只有在审美的艺术体验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走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学习道路,在作业的表现程度和艺术创造的水平上也远远超出自己原有的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美术课上学生普遍喜欢手工制作:其一,手工作品的鲜明形象吸引了他们;其二,从中可以看到自己动手创作的具体成果。一件作品的成功制作代表着他们对美的追求、想象和创造,是智慧与毅力的明证。学生在自己
7、动手验证自己设想的过程中,能充分表现出审美个性,体会到做“主人”的愉悦。就从纸的设计制作来看,学生将一张平面的纸变成占据一定空间的立体造型,学生动手验证可以体会到:“折”有力度;“揉”产生肌理感;“卷”出现桶状立体感;“抻”可以使纸改变颗粒密度产生卷曲。若要固定形状,可通过粘、钉、卡、接等工艺处理。如果这些工作都由教师代替了,学生听课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只有尝试,才能有所发现”,所以动手实践阶段非常重要,它给学生思维活动的成功架起了桥梁,给学生带来信心、创造的乐趣,是学生作品成功的必经途径和保证。让学生通过
8、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的设想,这一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阶段,不如把这样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在旁进行引导,尽快将学生引入神驰遐想的世界,从而逐步把学生的“玩耍”导向“创造”。例如在做面具时,一位女同学,她用一张雪白发着微微亮光的纸做了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