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

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

ID:53066222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1页
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2页
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堤角中学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武汉历史与文化单位堤角中学设计人李细琴徐婷适用年级七八年级总课时数15课程类型选修课课程简介我校“武汉历史与文化”校本课程共二个年级参加(即:七年级、八年级,课程开设,每周一节。教学形式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创作实践及各种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的设置:第一,认识武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从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对武汉有大致的了解。第二,走进历史。这部分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对武汉的历史进行梳理。第三,聚焦文化。主要是对武汉的特殊文化进行介绍。背景分析(一)必要性:武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500

2、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黄陂区境内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市北黄陂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都邑,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我校基本上都是武汉本地人,学生对自己土生土长的环境比较熟悉

3、,对家乡感情深厚,但又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开设本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二)可行性:(1)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1、对周围新鲜事物或未知因素,充满了好奇心;2、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且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喜欢提出问题;3、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4、好胜,不服输;5、好玩,自我控制力不强。总之,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2)作为武汉人,首先,对家乡浓厚的历史与文化只是表面的感性

4、认识,缺乏系统了解,渴望对其全面的认识,提升家乡的自豪和荣誉感。其次,希望能走出校园,在学校及教师的指导下亲身感受自己生长的历史与文化,在实践中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学习相关的材料,提升自身能力。最后,渴望学习方式别具特色,能在玩中学,学中玩。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1、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2、动手制作、动口表达、协作、归纳总结。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二)具体目标1、社会目标:了解武汉的历史与现在的发展,对武汉独特的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2、教育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

5、理。使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实践的快乐!3、学习目标:a、知识层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汉历史事实。b、能力层面: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c、情感层面:通过亲身感受武汉历史文化气息,开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习主题主题周次∕课时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活动1-2/2走进武汉武汉整体概况介绍3-4/2名城今古老武汉与新武汉的对比,展现武汉的变化。5-6/2名胜古迹学生选取感兴趣的武汉著名景点作介绍。7-8/2江城剪影展示学生对江城的剪影9-10/

6、2三镇风物介绍武汉三镇的民俗、汗味、轶事。11-12/2人物述林武汉名人介绍13-14/2大事回眸梳理武汉从古至今的大事15/1课程总结(一)分类评价。1、学习态度。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2、实践作品。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详细。良好:材料详细,能完成作品。及格:能完成作品。(二)反思性评价。在期末,以“我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多少”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过去的得与失。从而为今后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

7、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反思性评价后,全班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三)综合性评价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