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45252
大小:1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数学科中考题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数学科中考24题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2008年数学科中考24题是一道代数几何综合探究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基本载体,主要考查函数、三角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考查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题目给予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去做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多。二、本题学生答题得分情况分析三、学生答题过程分析(一)学生在做答过程中好的方面:1、解题思路广,方法多样。例如:(1)第1小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学生从一般式()、两根式、顶点式三个角度去求,这涵盖了二次函数最常用的三种关系式表达形式
2、。这三种做法的同学都相当多,没有特别偏向哪种做法。另外,将点的坐标代入关系式时,学生选择的点也是多种情况。说明学生对以上知识点的掌握比较熟练,解题方法多。(2)第2小题第2问中证明D是BE的中点。学生的方法更显得多样。思路1:利用三角形全等。方法有:〈1〉分别过B、E两点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论证≌,得到BD=ED,从而得证;〈2〉过点B作x轴的垂线BF,过点D做DF⊥BF,过点E做EG⊥y轴,论证≌,得到BD=ED,从而得证。6/6思路2:利用三角形相似。方法有:〈1〉分别过B、D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论证∽,得到,从而
3、得证;〈2〉求出D(0,-1)直线BC与y轴的交点G(0,1.5),得到,易得∽,故,从而得证。思路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方法有:〈1〉连结CD,通过计算BD、CD、BC长度,通过勾股定理逆定理论证CD⊥BE,从而得证;〈2〉直线BE与直线CD的斜率的乘积,论证CD⊥BE,从而得证;〈3〉设BE与x轴交于点G,通过论证∽来说明CD⊥BE,从而得证,当然这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思路4:直接计算BD、DE、BE的长度。〈1〉利用勾股定理计算BD=、DE=、BE=,从而得证;〈2〉利用两点距离公式计算BD=、DE=、BE=,从而得证;思路5:利用三角
4、形中位线。方法有:〈1〉设BC与y轴交于点G,则BG是的中位线,从而得证;〈2〉分别过B、E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则DG是是的中位线,从而得证。思路6: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中点距离公式。方法是:由线段BE两个端点B(-2,3)、E(2,-5)代入公式可求得中点坐标为(0,-1),而直线BE与y轴的交点D(0,-1),故D是BE的中点。思路7:利用线段等分线段定理。方法有:〈1〉分别过B两点作直线x=2的垂线,与y轴和直线x=2分别交于F、G,易得BF=2,BG=4,由y轴//直线x=2,得到,从而得证;〈2〉分别过B、D两点作直
5、线x=2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易得EF=8,EG=4,由DG//BF得到,从而得证;〈3〉求出直线BC与y轴的交点G(0,1.5),计算得BG=2.5,由y轴//直线x=2,得到,从而得证。(3)第3小题求P点坐标。6/6思路1:求直线CD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方法有:〈1〉求出直线CD关系式,利用方程组求解;〈2〉求出直线CD关系式,设P(x,),把P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关系式,利用方程求解;〈3〉求出直线CD关系式,设P(x,),把P点坐标代入直线CD关系式,利用方程求解。思路2: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设P(x,),由PB2=PE2得到,从而求解
6、。当然还有其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里不一一介绍。2、用到课本之外的知识解答问题。例如:(1)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A(x1,y1)和B(x2,y2)两点距离是”。在第2小题求BC、BE、BD、DE的长度以及第3小题求P点坐标时,不少同学都用到了这个公式。(见上分析)(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求解。“若A(x1,y1)和B(x2,y2),则线段AB的中点P”。在第2小题论证点D线段BE中点时,学生用到了这个公式。(见上分析)(3)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证明。在第2小题论证点D线段BE中点时,学生用到了这个定理。(见上分析)(4)利用斜率证明或求解。在
7、第2小题论证CD⊥BE或者求直线CD的解读式时,学生用到了“互相垂直的两直线斜率”这个定理。(见上分析)6/6(5)利用二元二次方程组和一元高次方程求解。在第3小题求点P坐标时,学生列出了二元二次方程组和一元高次方程求解。(见上分析)这些知识和方法都是课本外的,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很广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二)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了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列举如下:1、基本数学素养低。(1)出现“”这种写法。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2)基本数学语言表述错漏百出。例如“连结BF⊥x轴”,在图中没有点F的情况这么表述是错误的
8、;“把代入B(-2,m)”,应该是把点的坐标代入直线解读式,即“把B(-2,m)代入”;点、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