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58238
大小:6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杲。方法:慢性重症肝炎54例,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纽和对照纽,两纽均予常规保肝药物、对症及白蛋白等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纽给沖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H肽联合口服八宝丹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5%,与对照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是治疗慢性重症肝
2、炎安全、有效的药物。【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八宝丹胶囊;慢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是病毒性肝炎中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通常采用保肝对症、防止并发症等治疗,笔者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八宝丹胶囊治疗慢性重症肝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4例病例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平均年龄(48.2±15.8)岁,乙型肝炎病史5〜15年;对照组26例,男2
3、3例,女3例,平均年龄(49.5±17.5)岁,乙型肝炎病史3〜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临床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纽•曲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或促肝细胞生长素、门冬氨酸钾镁等,部分患者II服抗病毒药(拉米咲定或恩替卡韦),必要时使用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注射用述原型谷胱H•肽(商品名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1.2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联合八宝丹胶囊(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
4、0.6g/次,口服,2次/d,疗程均为4周。1.3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恢复,TBikALT、AST基本复常;有效:TBikALT、AST降至治疗前水平50%以下;无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未达到上述标准或死亡。显效加有效例数为总有效例数。1.4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计昴资料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两纽患者肋胁疼痛、神疲乏力、纳食减少和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不良
5、反应,治疗纽•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见表2。表1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果比较表2治疗前后两纽患者肝功能、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3讨论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是HBV所致的免疫损害引起的肝细胞广泛病变和大面积坏死。其重要的病理基础是氧自山基对肝脏的损害,0山基可使肝细胞蛋白变性、酶的活性丧失、核酸突变、细胞膜磷脂双键破坏、并能产生其他的自山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含疏基的低分子活性肽,他能激活多种酶类促使糖、脂肪和蛋门质的代谢[2]。具有保护机体氧化还原系统的功能,且有抗氧化,清除氧自曲基功能、
6、能激活筑基酶系。有结合解毒作用,能保护肝细胞膜的琉基和疏基酶不被氧化,从血达到保护肝细胞膜稳定°通过转甲醛和内氨基反应促使肝细胞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并能促使胆酸代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3],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代谢调节物质[4]。慢性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多个严重并发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淸热解毒、凉血类方剂可抑制机体的超强免疫反应,淸除免疫复合物、内毒素,抗炎、促再生、改善症状等[5]。八宝丹胶囊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去黄止痛之功能,是治疗湿热证的病毒性肝炎的传统名药°八宝丹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牛黄、蛇胆、羚羊角
7、、珍珠、三七、麝香等。诸药合用清热利湿,使湿去黄退,肝功能恢复止常。研究表明还原型谷胱H肽联合八宝丹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屮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2]唐善令,虎连升.还原性谷胱H•肽治疗药物性肝病[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3(3):171.[3]王修齐,刘占举.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钱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医药论坛杂志,2
8、007,23(3):16.[4]MedinaJ.Moreno-OteroR.Pathophysiologicalbasisforantioxidanttherapyinchronicliverdisease[J].Dru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