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

ID:52549555

大小:8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0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_第4页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抓住诗眼 品味意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抓住诗眼品味诗歌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最精炼传神的字眼。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充分体现诗主旨(或情感)的精彩字眼。抓住诗眼,也就是抓住了全诗的主旨(或情感)。诗眼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满”、“压”形象准确展现了融融春意,勃勃生机,表现了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扶”字恰到好处地形象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搭配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拟人化,“失”字又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字而满句

2、生辉。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扶失如何抓住诗眼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何抓住诗眼诗题诗句杜甫《春夜喜雨》扣住诗题中的“喜”,可以分析出诗人随春雨到来而产生的喜悦之情,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农民将有一个丰收年成而兴奋和陶醉的情感。1、(从内容上看)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从形式上看)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如: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一般为

3、动词、形容词,有时也有虚词。诗眼在诗题中,直接表露出作者的情感。诗眼在诗句中,以此统率全诗的写景叙事,渲染情感氛围。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端 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归纳: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2、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词语。(1)增强诗歌的形象性;(2)使诗意更精确或翻出新意。3、能统摄全诗或全联、全句。品味诗眼之妙“诗眼”分析类的题型,命题

4、角度小巧,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考查诗句中炼字、炼句的技巧。【命题特点】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题量上一般只有一个,包含两个问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请结合诗歌简析2、提问变体有:①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②本诗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 乙字,你觉得甲、乙两字哪个更好?为什么?【典型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高冠谷口招郑鄠(hù)唐

5、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注】“然”通“燃”。“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阅读下面这几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

6、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绝知此事须躬行1、读诗句,定“诗眼”。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2、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诗眼效果(语

7、境意义)。分析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一般答题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