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35025
大小:52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27
《诗歌鉴赏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感悟情感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感悟情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赏的方法,抓住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2、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鉴赏方法与流程探究诗歌意境,学会运用“置身诗境”和“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鉴赏的方法,抓住诗歌意象,想像诗歌意境,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找准诗歌意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意境。一、概念解
2、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置身诗境:通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的享受。2、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二、教师引导鉴赏实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吟诵感悟(老师范读、学生跟读):2、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分析意象:通过分析表状态及修饰性、限制性词语,我们逐次把握意象特点:二、教师
3、引导鉴赏实例意象特点:落——残月西沉,暗示时间已过夜半啼——凄清,使人心伤满天——凄冷,暗示时令已是深秋对愁眠——愁思缠绕,不能成眠(实际是舟中人)2、把握意象月:乌:霜:江枫、渔火:姑苏城外——远处古刹,为画面增添了一种文化禅思。夜半,到客船——声音由远及近,打破夜的沉寂。到——实为舟中之人,钟声传到了船中,让羁旅之人心烦意乱,凸显主题。2、把握意象寒山寺:钟声:客船:3、想象与联想“诗中有画”,我们要结合各个意象,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诗人的脚步进入这幅动人的画面。图片展示3、想象与联想首先描述画面。(勾勒想象图景)
4、其次把握意境。(概括意境特点,把握情感)明确:描绘了一幅秋夜寒江图:秋天的夜晚,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枫树与渔火映衬着独自愁眠的诗人;远处山寺传来的钟声让孤寂的诗人心烦意乱。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羁旅之愁4、品味意境、把握诗情:三、方法总结吟诵感悟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品味意境、揣摩诗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吟诵意象想象与联想意境明情四、自主赏析合作发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应题目。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
5、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秋风萧瑟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五、教师点评赏析情况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特别留心鉴赏方法的实践性流程。2、运用“置身诗境,缘
6、景明情”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春江花月夜》。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