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劳动力地区间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_杨忠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3卷第8期管理科学学报Vo.l13No.82010年8月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SINCHINAAug.2010¹劳动力地区间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杨忠直,姚林如,李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伴随着每年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针对此现象,在探讨产业集聚机理的基础上,应用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所带来的效应.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若考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摩擦时,则随着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率的提高,产业集聚
2、效应和地区差距均可能会出现增大的趋势.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效应;地区差距;均衡模型;仿真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07(2010)08-0089-080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和收入的地区差距问题逐渐凸显,并且呈现出越来越严重[1]的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0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产值是内陆地区的1.35倍,到2003年则增大到了2.07倍;1980年东部沿海图1产业集聚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变动趋势:1980)1995地区城镇的个人
3、平均收入是内陆地区的1.59倍,Fig.1Thetrendofindustriesagglomerationand到2003年则扩大到了2.33倍.在图1中,可以清theincomedisparity:1980)1995[4]楚地看出1980年以来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和地移对产业集聚影响不大;Puga则认为,在假定农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若仅仅考虑制造业部门村劳动力能够自由地从农业转移到工业的基础[2]的数据,则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更强.上,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消除地区收入差距;值得一[5]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提的是
4、,Hu考虑了中国1994年以前存在的劳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动力转移过程的限制因素(如户籍制度等)后,认还为数不少0.为劳动力转移会增大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但当造成产业和收入的地区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劳动力能自由流动后,最终这种地区差距将会降[6][7]的,而劳动力转移则是影响因素之一.至于如何影低甚至消失;范剑勇等和敖荣军认为,产业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形集聚水平和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是正反馈机制:沿[3]成一致的结论.例如:Krugman和Venables在假海地区的产业集聚会拉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
5、转定从农村向城市制造业转移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完移,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又会推动沿海地全弹性条件下,应用经济地理学模型来说明产业区的产业集聚.集聚的形成机理,得到的结论就是认为劳动力转上述研究为分析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给地区产¹收稿日期:2006-07-30;修订日期:2009-11-15.作者简介:杨忠直(1956)),男,陕西富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zyang@sjtu.edu.cn)90)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8月业集聚水平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思有城市和农村.农村具有可耕种的土地,城市则为路.然而由于我国是/二
6、元0经济的国家,劳动力M部门和S部门提供了一些优厚条件(如基础设[8]市场不成熟,因此国外研究假定劳动力供给具施).因此A部门只能位于农村;而M部门和S部有完全弹性以及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在中国门只能位于城市.农村地区有TVE部门在进行一并不适用,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经验些工业产品生产活动.性分析以及实证检验上,因而在这方面就留下来假定所有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受到运输成本的比较大的理论探索空间.约束.将进行贸易的货物看成是/冰块0,以此来在考虑近年来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形象化贸易成本.设t是和国内运输成本联系在基于文献[5]
7、作了以下工作:¹将劳动力流动范一起的参数,t1.当t单位的货物运输时,只有1围扩展到省际跨地区流动,低技能劳动力(主要单位能够到达,意味着在运输过程中t-1单位损指民工)受到地区收入差距的驱动出现跨地区转失了(像冰块一样融化了).t越小,越容易到达目移;º模型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的地,因而价格就越便宜.因此称1/t为国内货物/二元结构0的经济为原型,在此种经济中,地区到达率.间的贸易受到运输成本的约束.本文首先分析劳1.2消费者动力跨地区转移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假定经济系统中所有的消费者具有相同的效建一般均衡模型,最
8、后根据模型的仿真结果来分用函数,其形式为析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对产业集聚和地区收入差距(1-H)DU(D-1)/D(D-1)/DU=DD-1@1[A1+A2]带来的影响.(R-1)/R(R-1)/RHR[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