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07459
大小:7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9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上)
2、第1内容加载中...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关键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因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社会的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关键的一条是减少农民,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从而使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乃至实现农民的市民化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统理论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精心梳理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他们在转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和对河南省农村
3、劳动力转移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构建起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理论框架,为观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揭示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特别影响农村劳动力对转移地区和行业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因素。根据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本论文预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成本收益分析1引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实是农村劳动力自身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只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特点以及宏观政
4、策和经济环境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这种再配置不仅仅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和行业之间的移动,同时还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这种转移支付巨额(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来说)成本,而且这种成本的支付如果不能实现转移者的目的,则对转移者来说又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看成是,农村劳动力通过投入自己的劳动力以及转移所需要的资本,从而获得更好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本文观察的独特视角。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本乡镇以外的城镇从事非农活动的经济现象。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
5、移,从1978-1999年这21年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从2827万人增加到12704万人,增长了4.49倍,同期农村非农劳动力比例也相应地从7.12%增加到29.82%(陈欣欣,2001)。但是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模式却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兼业经营行为。这些非农化的劳动力只把农业生产作为“副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不能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的城市经济改革,城市的用工制度和二元利益结构的保护制度逐渐松动,使农民离土进城的条件渐趋成熟。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民工潮”愈
6、演愈烈,到2002年年末,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到9400万人,比上年的8961万人增加了约470万人(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有些省份,如四川、安徽、河南、湖南等省,每年外出打工劳动力己占到本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1]。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等制度的限制,许多农民一般都不能取得城市户口,而只能成为城乡“两栖人”。由于没有城市户籍,不能与市民一样平等就业,子女很难接受城市教育,不能完全同等享受城市现代文明,他们很难完全融入城市。既影响到劳动力、资金的利用,也必然导致每年一次的“民工潮”现象。同时,他们拥有农村户籍,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力,但他们并不从事
7、农业经营,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现象。随着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出现的结构性调整,乡企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弱。从业人员数从1997年出现首次下降以来,由1996年的1.35亿人下降到2002年的1.33亿人(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新的困境。21世纪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新的途径。城市化是可能的解决途径之一。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可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脱离土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使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组合,并且通过城市的扩散效应,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
8、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但城市化水平仅40.53%(李德水,2004)。根据钱纳里(1988)的研究,人均GNP达到400美元的国家,其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9%,人均500美元时应为52.7%。可见,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还很低。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明显滞后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演进,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演进又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我国沿海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己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业劳动
9、力转移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