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31031
大小:30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4-06
《NSAID在风湿病中的应用---OK.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SAID抗炎药在风湿病中的应用1简述人类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全球每天约有3千万人使用NSAIDs,仅美国每年就有7~10亿张NSAIDs处方。在国内,NSAIDs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NSAIDs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高,同样不容忽视。在所有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中,NSAIDs占25%。2非甾体抗炎药的历史回顾1763年:Stone描述爆竹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H
2、offma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1971年:John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产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布洛芬等)、苯乙酸类(双氯芬酸)、昔康类吡罗昔康),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行。3非甾体抗炎药的历史回顾1991年:Herschman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COX有两种同工酶1998年:根据COX理论研制的三个昔布类特异性COX-2抑制剂相继诞生了塞来昔布——辉瑞公司的西乐葆罗非昔布——默沙东公司的万络帕瑞昔布——辉
3、瑞公司的特耐(静脉注射用)2004年9月:因患者服用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万络导致心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回万络.4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按照化学结构分1水杨酸类,代表药物阿司匹林;2丙酸类,代表药物布洛芬、氟比洛芬;3苯乙酸类,代表药物双氯芬酸;4吲哚乙酸类,代表药物吲哚美辛;5吡咯乙酸类,代表药物托美丁;6吡唑酮类,代表药物保泰松;7昔康类,代表药物吡罗昔康;8昔布类,代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帕瑞昔布等5根据COX-2抑制度的分类第一届国际COX-2研讨会无选择性COX-2抑制剂:双氯酚酸、扶他林、凯
4、扶兰、戴芬、奇诺力、萘普生、布洛芬、奥湿克对COX-1和COX-2的抑制无生物学和临床意义上的差别倾向性(选择性)COX-2抑制剂:萘丁美酮(麦力通、瑞力芬)、莫比可、尼美舒利、依托度酸COX-2的IC50比COX-1低2至100倍在一定剂量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能抑制COX-2而不影响COX-1在高剂量时,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与COX-1相关的副反应特异性COX-2抑制剂(COXIB):西乐葆>100倍COX-2选择性在最高剂量也不明显抑制人体内COX-1(无胃肠溃疡或血小板作用)6NSAIDs最新分类COX-2抑制剂于99年后应
5、用于临床2005年4月7日美国FDA发布针对已上市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的一系列重要变更信息7作用机制:现在使用的NSAID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COXPGG2支气管收缩血管扩张抗血小板聚集诱发炎症发热致痛收缩子宫膜磷脂PLA2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XXPGH2PGI2PGE2PGF2TXA2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TXA2合成酶PGI2合成酶血管内皮血小板脂氧酶5-HPETELTS过敏、炎症支气管收缩8对脂氧酶的影响前列腺素PGs生物合成减少花生四烯酸AA白三烯LTs的生成增多COXLOXNSAIDs制作用炎症反应当环氧酶
6、通路抑制后,脂氧酶通路将被加强,其产物白三烯等作用相应增加。9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主要是从花生四烯酸形成的化合物。前列腺素和白三烯被称为类二十烷酸,因为他们是含有2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衍生物。类二十烷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和体液中,许多刺激可以增加他们的形成,这些化合物也具有许多生理功能。许多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2(PGE2)、前列环素(PGI2)和前列腺素D2(PGD2)在炎症中起重要作用。PGE2、PGI2和PGD2在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引起血管扩张和加重水肿、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他们也能增加伤害感受器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7、PGE2和PGI1对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有多种保护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主要作用机制。10解热镇痛药的共性1.解热作用特点:使过高体温降低到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发热机制: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热原(pyrogen:IL-1、TNF)→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合成、释放PG↑→调定点提高至37℃以上→产热↑、散热↓→体温↑。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PG合成↓→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散热↑(血管舒张和出汗)→体温恢复正常。112.镇痛作用特点主要对炎症性疼痛有
8、效,中等强度;无成瘾性与呼吸抑制;作用部位在外周,抑制PG合成产生作用。镇痛机制:PG作用:直接致痛;放大疼痛-神经调质作用;炎症疼痛:组织损伤或发炎→释放致痛物质(缓激肽、组胺、5-HT、PG)→痛觉感受器→疼痛;抑制PG合成,提高痛阈。123.抗炎作用炎症表现:红、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