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

ID:524190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_第1页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_第2页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_第3页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_第4页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查2012年1月至6月儿科出院病历36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抽查360份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78.3%,其中单联用药74例(26.2%)、二联用药206例(73.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28.8%。结论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知识培训,提高儿科医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为了解广西省宾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对本院儿科归档病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6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6月本院儿科出院归档病例360份,男216例,女144例,年龄16min~9岁。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287例,黄疸26例,肠炎24例,支气管炎1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其他8例。均属于原发疾病。所抽查的病例基本是儿科收治的常见病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2方法调查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标

3、本送检率、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等,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2005版《临床应用须知》及药品说明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抗菌药情况本次抽查出院病例360例,抗菌药物使用人数为28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菌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

4、、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有报道[1],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为病毒性感染,不必要使用抗菌药物。6本次抽查共使用15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前10位依次是: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唑西林、磷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替胺、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2.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本次抽查结果联合用药均为两联,共206例,联合用药率为73.0%,

5、联合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前5位依次为:氯唑西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氯唑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氯唑西林+磷霉素。作用机制或作用方式相同的抗菌药物以不合用为宜,以免增加毒性反应或因诱导灭活酶的产生或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拮抗现象在临床上虽仅偶然出现,但一旦发生却有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如一种抗菌药物即可有效地控制感染,则无加用其他抗菌药物的必要[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应有明确指征。2.3病原学检查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28.8%,低于控制指标(30%)。说明本院大部分医生忽略了病原学检查,仍存在经验

6、性选择抗菌药物,只有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才做微生物检查。62.4溶媒选择大部分抗菌药物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其次为葡萄糖注射液。调查病例中7例在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中用5%葡萄糖注射液(pH3.2~5.5)作溶媒,而未使用4%碳酸氢钠调节pH值。在酸性溶液中乳糖酸红霉素会破坏降效,所以一般不与低pH值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因此建议临床配制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要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2.5给药途径患儿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大多数采取静脉给药方式。可能是其他给药途径依从性差,不适合年龄小或病情较重的患儿。但静脉给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如发热、过敏反应、空气栓塞、静脉

7、炎等不良反应,结果轻者给治疗带来困难,重者危及生命[3],因此患儿的病情稳定并可较好吸收时,应尽量口服治疗。2.6药物的更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08例在治疗过程中更换抗菌药物,均为经抗菌药物治疗1~3d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大多数为盲目更换抗菌药物,无临床依据、实验室依据。抗菌药物频繁更换容易产生耐药,一般患者应该观察72h,重症患者观察48h后再进行必要药物品种与方案调整的原则。3讨论6由于婴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应用比较普遍。但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均使用抗菌药物并不恰当,也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

8、多由鼻病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