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ID:1099202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_第1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_第2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_第3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_第4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抗菌药物在儿科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1~12月每月儿科处方500张,共60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6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3642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0.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68张,不合理使用率为1.87%。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现象,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和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2、。[关键词]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55-02抗菌药物是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可以治疗由细菌、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普遍、数量大、范围广、存在着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1]。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1资料与方法6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12月每月儿科处方500张,共6000张,统计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量、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抗菌药物联合

3、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情况,并进行讨论分析。2结果2.1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给药途径6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364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7%。其中静脉给药1176张,肌肉注射62张,口服给药2396张,外用8张。2.2抗菌药物联用情况3642张处方中,单一用抗菌药物2970张,双联用抗菌药物处方665张,三联用抗菌药物处方7张,未见三联以上联用情况。2.3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情况3642张处方中,口服给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头孢克肟颗粒、乙酰麦迪霉素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丙烯颗粒、阿奇霉素颗粒;注射给

4、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头孢曲松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阿奇霉素。2.4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在3642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有68张,占1.87%。3讨论6WHO推荐的抗菌药物医院内使用率为30.0%,我国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低于50.0%,而调查发现,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0.7%,超过了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机体内的抗体水平较低,易受病原体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有些医生忽视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

5、感染都使用抗菌药物。其实不然,上呼吸道感染早期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2],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方可予以抗菌治疗,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使耐药菌株增加,不良反应增多。6从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可看出,我院主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为主(65.8%),这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要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

6、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从表1看出,我院静脉给药途径(32.3%)还是较高的,这是由于患儿家长求医心切,往往要求医生使用静脉滴注治疗,而医生为了避免纠纷大多会满足家长的要求,因而必须加强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大力度向大众宣传合理用药的知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产生。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看,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单一用药为主(81.55%),符合《指导原则》的要求,但还是存在着三联用药的情况。临床医生必须明确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①病原未查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

7、制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④需长期用药的患者,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如结核病;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2]。不合理的联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从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频率来看,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占主导地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是口服药物以头孢克肟颗粒位居首位,注射药物以头孢曲松钠居首位,说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药的起点过高,在未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容易造成耐药菌产生[3]。从不合理应用情况看,不合理应用药物主要是用法、用量不合理,这与文献报道基

8、本一致[4],①用法、用量不合理:青霉素钠380万单位+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因为青霉素钠的半衰期很短(t1/2=0.5h),排泄快,4~66h已测不到血药浓度,且属于时间依赖性杀菌剂,疗效取决于给药间隔期内药物浓度维持在>MIC的时间,它的杀菌效应与体内血药浓度>MIC的时间成正比,而不与高浓度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