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

ID:52349705

大小:399.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o8No.12文章编号:1000—7695(2008)12—0420—03员工外部知识接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王惠东,祁红梅(1.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关注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接收阶段,以接收方如何评价和接收外部知识为研究点,基于科技接受模型及ELM模型,推导并分析影响企业员工接收外部知识的直接影响因素(定

2、制化知识、来源可信赖性和组织情境)及个体特征的调节影响作用,构建了知识接收概念模型,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接收;定制化知识中图分类号:G302文献标识码:A模型(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ELM:PettyandCacioppo.1引言1986)分析知识接收者的投入程度对知识接收路径选择的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时,自身知识难以满足不断创新影响。通过这两阶段分析,揭示影响员工外部知识接收的因的要求,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吸收和利用成为必须。当知识来素以及接收

3、中的路径选择。自外部时,由于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不足、缺乏内部推动者以2.1基于采纳理论的探讨及可能的本位主义,会造成员工以及企业学习进度的迟缓,根据采纳理论体系中的理性行动理论(TheoryofRea—甚至无法成功运用这些知识等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哪些sonedAction;TRA)(FishbeinandXjzen,1975,Ajzenand因素影响组织成员对外部知识的评价以及如何接收知识,成Fishbein,1980)以及它的派生理论科技接受模型(TAM)为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点之一。(Davi

4、s1989)的研究,人们形成意图去采纳一个行为或技术现有的关于组织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关注组织边界内部是基于他们对行为或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等方面的价值判的知识转移,或相似的组织(如连锁店成员、联盟内成员)断以及对采纳结果的信念。SussmanandSiegal(2003)应用之间的知识转移,而对于跨组织边界、通过市场化手段转移此模型分析了“建议有用性”与“建议采纳”之间的关系,外部知识的一般意义的研究比较匮乏。然而这种知识转移将证实了影响行为和技术接受的因素可以用来分析哪些因素影随着对知识需求范围

5、的迅速扩展而不断增加,并成为企业知响了接收者对信息、建议以及知识等的采纳。基于这一理论识获得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咨询公司与客户企业之间的知识及其应用,可以认为,人们形成意图决定采纳知识时,是基转移为背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员工对外部知识的接于他们对这些知识的价值判断以及对采纳结果的评价和信念。收,以及员工的个体特征对知识接收途径的影响,应用并扩在SussmanandSiegal(2003)的研究中,影响接收者采展采纳理论(Davis,1989)⋯和信息影响理论来反映知识转纳建议的因素有两个,即建

6、议的质量和来源的可信度,是对移过程的一个关键阶段。作为研究结果的知识接收概念模型建议本身价值以及建议来源的判断。但是,他们的研究排除能够反映出接收方接收外部知识的普遍过程,深化了对知识了采用者对采纳结果的信念对其采纳行为的影响。这样的因转移过程的探索。素分析既存在理论上的欠缺,也存在现实应用的不切实际性。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知识接收者对知识的采用,必然是在2理论探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并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所在组织的为了知识转移的发生,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必须发生在接各项环境因素,直接左右了员工的知识

7、接收意图以及行为的收者的头脑里,渗透到认知的结构和过程中。然而,由于知结果。同时,就TAM的研究来说,基本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提识接收者个体认知、经验等的不同,接收的内容可能被一个供一个基础架构,以解释外部变量对行为意念的影响(Davis接收者当真而被另一个忽视,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接收者那etal,1989)。实用上必须配合主题特性选择不同的外部变里会造成不同的反映。这个接收过程是研究者难以看到和控量,并探讨这些变量所扮演的角色(Venkatesh,etal,制的,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特别复杂。尤其当这一

8、知识来自组2000)L6J。因此,放宽研究假设,将组织情境这一重要影响织外部,由于缺乏相似的组织环境、没有一定的合作历史,因素纳入到基础模型中,既是进行理论拓展的必然趋势,更使得外部知识的接收存在更多的障碍。是知识转移实践应用的必须。为揭示这一过程黑箱,本研究将知识的接收过程分为知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可以将影响识评价和知识接收两个阶段,首先以科技接受模型(Tech—员工外部知识接收的因素确定为知识特性、来源方特性和员nologyAcceptanceModel,T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