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

ID:52330643

大小:2.57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上传者:qwe189537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_第1页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_第2页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_第3页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_第4页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文艺纵横书法教育资源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李丽【摘要】宋代书法教育是一份有待开发的历法突破魏晋“韵”和唐朝“法”的束缚,对书法史性资源,文章论述了书写工具的改进、书法学开始了“意”的追求。习资源的丰富、书法教育的制度化传统综合促进(一)书写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笔法的突破了宋代书法教育的繁荣。宋代书法教育在教学方书写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笔法的突破,苏轼曾法、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培养目标方面都蕴含说:“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着历史文化的特色,最终达到了我国古代书法教诗,格力天纵,奄有魏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育的高峰。[3]殆难复措手。”的确,书法发展到唐朝,创造了法度森严的楷书,难以突破。宋代书法在书写工【关键词】宋代书法教育资源历史探析具改进的基础上,在执笔法和书写法方面进行了“书”作为传统的“六艺”(礼、乐、射、新的突破,苏轼就是宋代书法革新人物,他反对御、书、数)教育之一,指的是书写,而不是当写字时执笔牢,执笔越紧越好的传统认识:“仆今日常话语中的“书本”,是读书人的基本技以为不然,知书不在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4]能。虽然“书”位于礼乐射御之后,被唐太宗评失法度,乃为得之。”“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5]价为“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尤胜弃宽。”苏轼身体力行,在书写时笔法不同于传日[1]”,但对于入仕的读书人而言,“虽六艺之末统,他的学生黄庭坚评价他的用笔方法:“或云曰书,而四民之首曰士;书资士以为用,士假书东坡作戈多成病笔,又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而有始[2]。”由此可以看出“书”对于士大夫阶枯。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子[6]层是极其重要的,要想入仕则必学书,即进行识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而后进一步字和写字合二为一的书法教育。宋代是历史上唯说自己的用笔:“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一一个集文学大师与书法大师于一身的朝代,书缘,如蚊虫内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法也更具有了意趣和文化气息。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7]之品藻讥弹。”宋高宗赵构也曾说过他学习笔法的过程:“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一、宋代书艺转向与教育资源或萧散,或枯瘦,或道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8]宋代科技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书写工具的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改进使书法艺术表现的笔法有了新的突破,活字据此,书写工具的进步和改善,使笔法创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艺术有了广泛传播的技术造和探索有了新的方向,蔡邕在《九势》中说:支持。经历魏晋和唐代书法的高峰之后,宋代书“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也就是说,由于毛笔的78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人口文化》最新.indd782009-12-618:53:12 软,运笔中容易创造出不同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法帖的印刷使得二王书法得以广泛传播,所以宋产生各种变化。另外,宋代以后,随着法帖的兴代行草书的成就超越唐朝,宋代书法风格开始由起,人们学习书法有了范本,拜帖为师,临帖学“尚法”书风向“尚意”书风转变。字,依靠自己的体悟来师承前人的笔法成为宋代(三)书法教育制度化的承启与发展以后学习书法的主要途径,不再拘泥于一种用笔宋代借鉴前代书法教育的一些举措。首先,方式,利于多层理解和创新。在制度上进行保障,如曹魏时,设置书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繇、胡昭的书法为教材。隋朝(二)印刷技术的进步丰富了学习资源时期,设置了高等专科教育─书学。唐朝巩固了印刷术的兴起,使得学习资料逐步丰富起书学的地位,在各科大学生中普遍实行文字学和来,促进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教育以及书法方面的教育,弘文馆和崇文馆也为皇室和朝其他艺术教育在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师徒相授为廷大臣子弟开设专门的书法教育,并且“初唐四主,学习者的书写资源相对匮乏,印刷术的进步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和冯承素都曾在使书法资源丰富起来,对书法的传授方式也产生弘文馆任教。其次,在唐代以书取士,对官吏进了推进作用,开始由师徒传授向大众发展,传承行书法考核,其标准是“楷法遒美”,“唐以身言线路由原来的以家传为主走向社会化。大量的书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法范本为普及书法教育提供了可能。北宋中期以[10]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名人,亦往往有可观。”后,地方政府和私人为了配合地方的学校教育,唐代重视书法教育,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录用纷纷摹刻法帖,法帖得以更广泛的流播,遍布全上都重视书法才能,带动了书法学习的风气,使国各地。如河南有《汝帖》;湖南有《潭帖》、唐代楷书出现空前绝后的繁荣与昌盛。作为统治《鼎帖》、《武冈帖》等;安徽有《庐陵帖》、者,唐朝建国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姑孰帖》、《宝晋斋法帖》、《凤墅帖》等;的教训,注重教化,主张偃武修文,提倡书法学四川有《黔江帖》、《西楼帖》、《利州帖》习,他亲自作《王羲之传论》,命书法家临摹王等;浙江有《兰亭续帖》、《阅古堂帖》、《博羲之书法,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设置书学博古堂帖》等;江西有《戏鱼堂帖》、《豫章法士,开馆教学。前代的书法教育教学传统对宋代帖》、《二王帖》、《星凤楼帖》等等。刻成之的书法教育有了借鉴和改进的榜样。后或置于治所,或置于州学,或置于私塾,使这种传导书法艺术的手段成为一帮一域书法文献的[9]二、宋代书法教育的特色重地,滋养、嘉惠一个地域的书法文化。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得书法学习的资料——法帖丰富宋代书法教育继承和发扬了隋唐书法教育的起来,而且对于前代的书法作品的形式的保存也设置,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培养功不可没。《淳化阁帖》、《十七帖》、《兰亭目标四方面都有新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序》等宋代法帖的流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前人特色。难以得见的行草范本,使人们有条件选择自己喜好的书体进行取法,在唐人之外另辟蹊径。(一)教学方法此外,印刷术的进步和印刷字体的兴起,为宋代书法教育的教学方法规定明确具体,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分离创造了条件。朱熹的《童蒙须知》及其学生程端蒙、董铢所作在突破唐朝书法法度指导思想和对刻本印刷字体《程董二先生学则》中对蒙童的书写进行了原则的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刻板的楷法和以唐楷为主性的规定,王日休《训蒙法》和程端礼《读书分的印刷字体的形式催化了尚意的书法创作思想。年日程》则涉及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79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人口文化》最新.indd792009-12-618:53:12 文艺纵横《训蒙法》规定小学生在练习时应该先写雅》、《方言》,兼《论语》、《孟子》义,愿大字,学会手、腕、肘的运笔操作要领,养成正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确的运笔习惯,长大以后练习小字时才容易写得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14]好,还规定在练习时,应先写“上、大”等笔画体为法。结构简单的字,反复练习,等到把简单的字都写从课程内容上看,经过了隋唐书法教育的得端端正正,再换写笔画结构复杂的字,练习的发展和楷书规则和法度的完成,宋代不仅要学习难度要层层递进。《读书分年日程》除了相似的二王,隶书和篆书,还要学习唐代书法家创建的要求小学生先练习写大字,之后再练习写小字之法度森严的楷书,可以说,宋代书学教育的课程外,还规定:小学生每四日中间一日习字演文,已经接近完善。另外课程设置中还专门列出《说影写智永《千字文》楷帖。但对幼小的学生,则文》、《字说》、《尔稚》、《博雅》、《方先影写赵孟頫的大字《千字文》,之后再用智言》,《论语》、《孟子》,可以看出,在对书永、钱真的字影写。待影写完《千字文》后,暂学生进行艺术训练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文字学停一两个月读书,用全日之力影写1500字,逐渐知识的积累和伦理思想的熏陶,也就是说宋代书增加到2000、3000、4000字,写一两个月,这样法教育在加强书学生文艺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对书[11]写法,日后写字才不致走样。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这种包括思想文化知识和对于教学的顺序主张先让学生学习楷书,后专业技能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宋人对书法教育的学行草,苏轼认为:“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新认识。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方言,(三)教学管理[12]无是道也。”宋代书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主要黄庭坚也主张:“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采取“三舍法”和考试测评法,《宋会要》大司[13]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可以成刘嗣明等言:近除小学条制,小学生八岁能诵看出,这些教育教学方法规定细致明确、合理可一大经,日书写字二百,补小学内舍下等;诵二行,有益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练习扎实经,一大一小,书字三百,补小学内舍上等。十的基本功,易于传授和学习。岁加一大经,字一百,补小学上舍下等。十二岁(二)课程设置以上,加一大经,字二百,补上舍上等。即年末[15]宋代书法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不同阶段有及而能书诵及等者,随所及等补。着不同的课程设置。如童蒙阶段《童蒙须知》、以上“内舍”与“上舍”升补的要求反映出《程董二先生学则》及《家熟常仪》等,它们的宋代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管理的灵活性,这样对不主要内容除了行为训练和读书之外,共同涉及的同年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不同的学习内容是写字训练:进度。宋代考试创立“三舍”法,参照“三舍”书名课业内容的规定,国子监对小学书法教育的“内、上”二行为训练舍升补的规定,表现出对小学书法教学管理和考童蒙须知读书写字(日常行为检查,行为规范训练)程董学则行为训练读书写字游艺(弹琴习射投壶)核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家熟常仪行为训练诗歌读书游艺(弹琴习射投壶学算诗歌)由于科举制度的变革,宋代科举实行誊录宋代大学阶段的书法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除制度之后,不再对士子书法的楷法进行要求,士了对书学生进行书法专业训练之外,还注重对书子们摆脱了唐代科举对士子“小楷楷法遒美”的学生知识修养的培养,《宋史·选举三》中提到法度束缚,与唐代书法中侧重实用的教学理念相对书学生的学业要求是:书学生,习篆、隶、草比,宋代书法的教学更侧重于艺术趣味的提升。三体,明《说文》、《字说》、《尔稚》、《博主要反映在大学阶段对书学生的考试测评的评级80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人口文化》最新.indd802009-12-618:53:12 标准上:“考书之等,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朝那样的“楷法遒美”的选官标准,宋朝的楷书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就难以突破前代,成就无法与唐代相提并论,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者为是由于《淳化阁帖》、《十七帖》、《兰亭序》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等宋代法帖的流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前人难以[16]得其意,而均齐可观为下。”得见的行、草法书范本,所以宋代的行书和草书考试的标准,对线条要求方圆粗细适中,运的成就超过了唐代,可以与晋朝媲美,在书法创笔中锋并且藏锋,结体端庄,虽然考核测评的标作的指导思想上不同于唐朝崇尚法度,在艺术追准在语言上是抽象的描述,但表现出宋代对书法求上更注重审美趣味,张扬书法家自身的风格和的要求不拘于实用性,不以培养机械的写书工匠性情。为满足,而是着意培养学生的艺术趣味。在艺术追求上更注重审美趣味,强调书法家自身的性情三、宋代书法教育繁荣的主要原因和艺术修为。虽然作为艺术本身而言,理想的艺术是独立(四)培养目标于政治之外的,但是中国的教育传统是寓教于乐宋代科举实行誊录制度,设置誊录院,培养的,这就是使得中国的书法教育也成为统治者教专门誊录抄写的书手。誊录院对书手的培养是宋化的工具。统治者不把艺术视为纯粹满足感官和代书法教育的一大特色。作为政府衙门,文案和情感的手段,而是把艺术与人的德性的培养紧密抄录工作本有常员的设置,如《宋史頫职官志》地结合在一起,积极推行艺术教育。说门下省内省书令史18人,外省书令史2人;国史实录院楷书四人;宗正寺楷书2人;还有太府寺书(一)帝王对书法教育的提倡押钞引寺丞2员,殿前寺书写机宜文字1员[17]。但宋代统治者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尤其重视是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誊录工作需要大量的书书法教育的价值,崇宁年间,宋徽宗下诏专门在手从事誊录工作,而以前门下省的书令史等人数中央官学中设置书学,书学隶属于国子监,其设几人或者十几人显然不能完成工程量巨大的誊录置依照先王设置的制度和规则,继承了唐代书法工作,这就直接的促使了誊录院的设置。誊录院教育的设官之制,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和助教进行除了管理科举的誊录工作之外,还负责对书手进教学。“崇宁三年(1104)六月壬子,都省言:行必要的书法教育,培训书手的书写技巧和书写‘窃以书学之用,于世久已。金欲依先王置学设水平,以便书手可以胜任此项工作。对书手的培官之制,考选拣拔,使人人自奋有在,今日所有训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和书图画之技与书一体;令附书学,为之校试约束,法理论的创造,而是培养专门从事文案和抄录工谨成《书画学勒令格式》一部,冠以崇宁国子监[18]作的专业人员,为一部分书学生的就业安排了出为名,并乞施行。’从之。”路,这一书法教育形式具有职业教育的色彩,与宋代的书法教育地位之高,说明了统治者对唐代书学中侧重实用的教学理念相似。书法教育的重视,书法教育由国家统一制定教育除了誊录院对书手的培训实用性强一些之标准,统一教学计划,对学生书法艺术的提升具外,宋代一般的书法教学侧重于艺术趣味的提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宋徽宗除了对书法教育设置升。楷书是唐代的官方书体,也是科举考试的科的重视之外,他本人也以身示范,“初学薛稷,[19]目之一,楷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士子的仕途,所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创造出了瘦金体,雅以,楷书是读书人必学和必用之书。而宋代取消称为“鹤体”,瘦金体字体瘦长挺拔,如仙鹤之了以书取士的制度,没有了以书取士的制度也就亭亭而立,极具艺术性。到了南宋,宋高宗作为失去了钻研楷书的现实动力,另外,由于没有唐统治者与其父徽宗一样,极有文化素养,也热心81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人口文化》最新.indd812009-12-618:53:12 文艺纵横书法,还写了书法专著《翰墨志》。他初学黄庭超越自身并达到最终成功的东西,中国近代大教坚,后学米芾,继而致力于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育家蔡元培认为,艺术是是一个民族素质得以提的书法。“帝王所好,及于臣下”,虽说宋徽宗高和得到振兴的关键,他不仅力主各级学校开设和宋高宗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甚至是昏庸的,但艺术课程,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学说,由此可是他们作为书画家的成就特别是推崇书法教育的以看出艺术具有的教化功能使得艺术在教育上必功劳却不可磨灭,统治者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和自不可少。身的爱好促进了书法教育的完善的设置和尚意书风的兴起,对书法艺术有了新的引领方向。文人参考书目士子追随着这样的引导,重视书法教育,所以宋代出现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文学家与书法[1]李世民.论书[A].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书家集于一身的历史现象,这与统治者对书法教育画出版社,1996:120.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2]杨加深.北宋书法教育研究[D].山东大(二)书法教育具有教化功用学,2004:10.礼与乐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教化,[3]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M].礼乐教化既承担着维护等级制度和社会统一秩序[4]苏轼.书所作字后[M].的政治重任,又承担着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5]苏轼.记欧公论把笔[M].和文明行为的教育任务,所以,礼乐不但是社会[6]黄庭坚.山谷题跋[M].政治制度,还是道德规范和教育的重要科目。[7]黄庭坚.论书[M].“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8]赵构.翰墨志[M].[20]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9]马玉兰.宋代法帖研究[D].首都师法大学,可以看出礼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占的地2003.位。礼乐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心灵、素质、性格的塑造,对华夏“礼仪之邦”和文明风尚的形成,[10]朱异.曲洧旧闻[M].都起着原创性的作用,是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精[11][15]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M].上海神的文化原型。太史伯对桓公曰:“夫和实生教育出版社,1998:294,161.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12]苏轼.东坡题跋[C]卷四.跋陈隐居书[A].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金木[13]黄庭坚.论书[M].水火土杂,以成百物……和乐如一。夫如是,[14][16]杨加深.北宋书法教育研究[D].山东大[21]和之至也。”其意思是说,音乐的本质是“和学,2004:57-58,58.谐”。书法艺术之中同样存在着和谐,清代沈宗[17][18]何学森.书法学概况[M].华夏出版骞说:“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写也。生发社,2005:261.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19]陶宗仪.书史会要[M].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一面又即[20]礼记•乐记.[22]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在[21]国语•郑语.这里,沈宗骞道出了笔和墨的和谐;运笔走势的[22]沈宗骞.芥舟学画编[M].开合的和谐;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的和谐之态。这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的艺术都在(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表现一种自然特有的和谐,孔子认为,乐是使人82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人口文化》最新.indd822009-12-618:53:12 书法教育资源的历史探析——以宋代书法教育为例作者:李丽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刊名:青春期健康英文刊名:ADOLESCENTHEALTH年,卷(期):2009(12)参考文献(19条)1.马玉兰宋代法帖研究20032.沈宗骞芥舟学画编3.国语郑语4.札记乐记5.陶宗仪书史会要6.何学森书法学概况20057.杨加深北宋书法教育研究20048.黄庭坚论书9.苏轼东坡题跋卷四10.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199811.朱异曲洧旧闻12.赵构翰墨志13.黄庭坚论书14.黄庭坚山谷题跋15.苏轼记欧公论把笔16.苏轼书所作字后17.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18.杨加深北宋书法教育研究200419.李世民论书1996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qcqjk200912040.asp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