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

ID:52235522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_第1页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_第2页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_第3页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_第4页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内容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理、化、生地理为教学内容,以观察记录、实验操作为探究性教学的综合学科,但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目标的完成常常表现出勉强和仓促。居于科学课程的这一教学现状,我提出了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互补的教学理论。通过组建科技教育活动团队、寻找科技教育活动的时间;选择切实可行的科技教育活动内容;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三个环节开发课外科技教育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的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渗透到课外科技教育第二课堂,再将第二课堂的新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扩充到第一课堂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构建科学

2、课和科技教育活动在教学资源上互补的同时也构建了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在人才能力培养上的互补,使我们的教育在一个得到扩充的空间和时间里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关键词]:三维目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主体性、创新教育。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孔、孟时期的私塾到今天的教育,不知有多少言传身教的先生、严师在为中华教育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也不知有多少学子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我们的科技、教育仍然落后,原因不是我们的先生、老师不敬业,也不是我们的学子低能,而是我们教和学的体制、方法本身长期存在严重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3、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政策,一夜间我们的教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新课程理念油然而生。倡导开放、创新、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念在我们的课堂里成长。然而,几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新课改、新方法、新理念是乎被禁锢在特定的教科书和课堂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少、空间狭小、时间紧,很多探究性学习只能停留在课件或是图片等形式教学之上,我们的教育和新课程目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差距。根据课改中的这一普片情况,我提出以科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全力打造科技特色教育,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

4、活动互补的教学模式。几年来我像学着走路的小孩、更像摸着石头过河的盲人,在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互补5的教学模式中大胆地做了尝试。一、组建科技教育活动团队、寻找科技教育活动的时间全日制学校最大的区别是地理位置的区别,最大的相似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课程表的学科教学,我把它们称之为教学时间和内容的相似。学生学的时间有限、教师教的时间有限,哪时间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这一问题曾经深深地困扰着我。首先:选定教的人才,也就是科技辅导员,吸收全校教职工都参与到科技辅导员的队伍中来。认真仔细地研究每一位科技辅导员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专长方面的信息

5、,并根据各自的专长酝酿相关的科技活动小组,形成科技教育队伍的雏形。其次是科技辅导员选学生,采取学校统一宣传将要组建的科技兴趣小组、辅导员老师等信息后,再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学生报名对应的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更多地去发现、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其加入到适合的兴趣小组中。再次是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时间,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下午放学后的40分钟到1小时时间,在校内外让所有的科技兴趣小组全动起来,开展相应的科技活动。耗时较长、活动距离远的则启用周六和周日两天了,我们的“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等奖项就是在消

6、耗很多个双休日中诞生的。只有把科技教育活动课外化才能保证科技教育活动时间和空间,科技教育活动才能开展。二、在组建科技教育活动团队基础上选择切实可行的科技教育活动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内容,是确保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是构建科学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互补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是以观察记录、实验探究等进行的教学过程,依托科学课这一教学平台,以科学课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着眼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教育活动内容。“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新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科技教育活动同样如此

7、。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科学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5和科学课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探究;还可以是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问题。如我指导的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走进蚂蚁王国》、《节约纸张保护环境》两项获奖科技动就是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蚂蚁》以及第三单元《我们身边的材料》蔡伦造纸的教学中产生的。依托科学课《蚂蚁》的教学,学生学到了蚂蚁的身体构成、了解了用触角产生的“信息素”交换信息等知识,同时也体验了前几课蜗牛等动物的观察研究技巧,他

8、们提出到校外去进一步观察研究也就自然而然。研究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怎么制定计划?一连串问题成了他们课外讨论的话题,对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强化和补充。学生能科学地提出问题,科学地设计研究步骤、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新课程的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