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

ID:52142034

大小:1.1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0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_第1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_第2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_第3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_第4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学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为例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1、学生面对---培养学生---2、学生认知特点:“整体-局部—整体”的非线性路径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材编排特点:“概念规律、原理应用”学科逻辑线性排列局部整体学科逻辑序局部整体整体学生认知序矛盾二、核心素养与整体观以建构生物学大概念为载体,通过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形成生命观念;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互为依托,理性思维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涵,科学探究是理性思维的实证过程;在形成生命观念、进行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定的

2、社会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互为倚重。整体观:看待某个事物应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考察。整体>部分之和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任务,这意味着学习应该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简单的分而习之。教学设计从知识点设计走向单元设计关注学习单元;关注下位概念对上位概念的支撑作用;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计学习任务,需要给学生呈现具体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整体任务情境,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意识的概括与归纳、推理与总结,完成认知图式的建构。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聚焦真实情境的任

3、务,导入新课提供思维支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在解决真实的任务中学会迁移1.聚焦真实的任务,导入新课聚焦任务:“瓯柑是温州重要特产,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美谈,为历代朝廷贡品,如果你有一片瓯柑果园如何提高产量?”任务分解为可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光合速率、降低细胞呼吸?”2.提供思维支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思维支架:科学研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普适性的哲学方法,如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4、第二层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概括出来的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共同方法。第三层次:学科内的特殊的方法或思想,如生物学研究中的同位素示踪法、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等,或生命观念。哲学方法: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提高光合速率,先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外因与内因?影响光合速率的外因与内因?内因:光合色素有哪些?色素的种类、颜色、吸收光谱外因:环境因素;定量、定性分析出现饱和点的原因?光合作用中有哪些中间途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类比推理通过类比细胞呼吸,得出光合作用的过程也有很多的中间环节,为了便于研

5、究,亦可人为分为光反应、碳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碳反应的过程学科方法或思想:生命观念(结构功能观)结构功能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研究光合作用先从叶绿体入手。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定性分析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在叶绿体内都发生了什么代谢过程?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设计意图:一个真实的问题,用三个不同层次的科学探究方法,可以有不同的问题解决路径,来开阔学生思路,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3.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整体设计认知序:整体局部,感性理性,简单复杂。根据总反应式

6、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内因与外因?(指向“实验2”)学生分组讨论后的结论:内因:色素,酶;外因:光照、CO2浓度、温度。设计意图:辩证思维:影响事物的因素一般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定性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为后面定量分析做好铺垫。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从定量到定性的一般思路。实验2:定量分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光强度光饱和点0光合速率0光强度1.高温2.高CO2百分含量3.低CO2百分含量4.低温数学建模: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光照强度与光

7、合速率的量变关系,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坐标曲线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提升,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而进一步探究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过程。实验1:定性分析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吸收光谱;光反应、碳反应的过程(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设计意图:理性思维;物质与能量观;结构与功能观。4.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学会迁移右图是瓯柑,一昼夜温度变化I、光照强度变化II、植物吸收CO2变化III。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的坐标图,让学生学会根据数

8、据进行科学分析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综合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考量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各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让学生将现实中的真实问题逐步分析,最终找到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设计聚焦真实情境的任务,导入新课提供思维支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在解决真实的任务中学会迁移谢谢!培养什么人?(社会需求)怎样培养人?(育人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