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56289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认真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一些摸索,把自己的一些做法记录在此,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首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要尽最大限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
2、,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笔者认为每节课应给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世界观。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至少要保证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自己读的,写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更是天经地义的。二是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备课时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
3、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学过程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人际沟通;教学整合,文化沟通;师生调适,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卖弄学问”的倾向,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树立“双主体”观念,提倡平等互动交流,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
4、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足以照亮孩子整个人生。再者,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学生的意见住往有其独到的,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通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我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对父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为了救孩子,决不丧失信心在瓦砾堆里挖了三十八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不睡觉,他连双手都被磨破了,甚至血肉都模糊了,还要实现‘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的承诺,这是一个多么坚韧、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难道这样的父亲还不了不起吗?”另一个学生说
5、:“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14个同龄的小伙伴共有的恐惧,然而只有7岁的阿曼达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在这生死关头,一个7岁的孩子想到先让别人出去,这难道还不了不起吗?”这时又一个学生举手说:“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困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这个孩子在生死关头想到的是他的同学,他的这种先人后己的思想多么令人感动啊!”最后我总结说:“是啊,我们从这对父子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人格力量,我们做人应像这对父子那样诚实守信,在困难面前要关心
6、他人”。三是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这样的标题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文体,重点应该写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都能回答自己的“为什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懂得了命题的意义,如果不能回答,这就是疑问,就需要探究;其次,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是谁写的,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刚开始时是比较难.如果都能够回答,阅读能力就不错了;不能回答.犹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第三,抓住文章
7、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 告诉学生文章那些地方的词语和句子是关键词句。比如描写事物的定语和动作的状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议论文过渡的段落等,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四是要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