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

ID:51996046

大小:162.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21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_第1页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_第2页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_第3页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_第4页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7,111-138。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周珮儀*摘要後現代課程取向是近年來課程研究的熱門議題,也是釐清當前課程改革理論基礎的重要參照。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理論探究,分析解構、社會批判、建構、審美、生態等後現代課程取向的要素,探討它們的相互關係以及所形成的概念基模的特質,包括對後設敘事與二元對立的觀點、批判Tyler原則與承繼Dewey哲學、課程的理論化、聲音的有效性與課程實施的主張等,再根據這些特質加以批判,並拒出後現代課程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方向。關鍵字:後現代主義、課程理論、課程研究後現代課程取向的理論探究周珮儀*宣.刖百,後現代」是當今課程領域最受矚目的術語

2、之一。近來探討後現代對課程改革影響的相關研究和博碩士論文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歐用生與楊慧文(I998)呼籲我們在當前的後現代社會要加強後現代課程研究。陳伯璋(I999)從人文主義、後現代主義和知識社會學等三個角度發展九年一貫課程的理論基礎。他又強調:九年一貫課程反映出反「集權」(或權威)、反「學科本位」(或專業)、反「精英」導向等時代精神,前兩者批判建立在現代知識和現代管理系統的當代課程'第三者則顯示對大眾教育的關懷,蘊含了包容他異性、多元14的可能'此三者有相當濃厚的後現代基調。Pinar,Reynolds,SlatteryandTaubman(1995)在「理解

3、課程」(UnderstandingCurriculum)一書中將後結構、解構和後現代取向列為當代重要課程論述之一,並在探討其他課程取向(政治、種族、性別、現象學、自傳/傳記、審美、神學等)時多次析論後現代對它們的影響,為其注入創造性的新觀點而促使其轉型;他們所提到的後現代課程主要代表人物有Taubman,Daignault,jagodzinski,Gauthier,Wen-SongHwu,Cherryholmes,Doll,Lather,McLaren,Giroux,Kincheloe,Steingerg等。Anyon(1994)分析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RA)的論文

4、和近來的教育出版品,發現近年來教育研究焦點驟然轉向後現代。這種轉變不只是年輕學者,也包括過去被視為馬克思主義者、批判理論者和社會女性主義者'例女[1:Aronowitz,Giroux,Britzman,Cherryholmes,Ellsworth,Lather,McLaren,Hammer,Miller,Pagano等人。上述學者均是當代課程研究學術社群中的重要學者,冃前均投入後現代課程的研究,可見這的確是當前課程研究的重要議題,也是釐清當前課程改革理論基礎的參照;因此本研究將以此為焦點'對後現代課程取向進行理論探究。貳、研究方法與架構Short(1991,pp.17

5、-19)曾舉出十七種課程探究形式,本研究採取其中的「理論探究」。「理論探究」是課程研究最基本的探究形式,旨在創造與批判某種概念基模(conceptualscheme),藉以明瞭課程現象和過程的重要本質和架構,區辨課程語言的價值。概念基模定義某一實體的組成要素和這些要素間的關係;它通常包含兩種概念:「成份概念」(constitutiveconcepts)和「結構概念」(structuralconcepts),前者定義組成某一實體的要素,後者定義這些要素間的關係。本研究係依據GroveandShort(1991,pp.219-220)的理論探究主要原則與步驟進行:、界定探

6、究的課程現象或過程的範本研究旨在探尋課程研究領域的新趨勢,我國1980年代後的課程研究領域漸發展出實證主義、現象一詮釋學派和社會批判等三大典範;然而,近十餘年社會型態、學術思潮、教育改革不變,亟需新的課程理論的建構;而後現代課程取向是當前課程研究學術社群的焦點,其相關理念對常前課程政策與實施多所啟發。因此本研究以「後現代課程取向」為焦點進行課程理論的「基本研究」(黃光雄、蔡清田,1999),至於這些理論在本土實踐與應用的部分,不在主要研究範圍之内。二、形成「成份概念」和「結構概念」,找出要素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學者對後現代課程取向的區分相當分歧(單文經,2002;詹棟樑,

7、2002;AnyonJ994;Cherryhoimes,1999;GirouxJ991;Marsh,1997;Orr,1992;Pinaretal.,1995;Slattery,1995),分析其基本要素課大致歸納如下:一是從解構立場質疑現代課程理論的基本假設,促成課程概念的重建;二是從政治立場批判現代社會的不正義,讓不同階級、種族、性別的他考發展後現代的抗拒;三是從開放與複雜系統的觀點發展課程系統與學習經驗的内在連結;四是從美學觀點批判現代工具理性對審美經驗的壓縮,強調統整的、全人的、創生的課程經驗;五是從生態觀點指出現代社會生態破壞的迫切危機,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