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15-梁启超的“新文体”(一).doc

教学素材D3-L15-梁启超的“新文体”(一).doc

ID:51904799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教学素材D3-L15-梁启超的“新文体”(一).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15-梁启超的“新文体”(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15-梁启超的“新文体”(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库第15课梁启超的“新文体”(一)梁启超影响深远广泛的“新文体”,也是在“西学”的冲击下出现的。“新文体”又称“新民体”,是报章文体。报章杂志在19世纪末叶的中国是新兴事物,是典型的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当时报章文章的功能、写作环境及读者对象,与传统文章(如当时仍具势力的桐城古文)大不相同。报章有传递讯息及新知的功能,涉及中国以外世界的种种新事物,写作往往有时间性,也有截稿和版面篇幅的种种限制,而读者更广及社会各阶层。要适应这种种的新处境,报章文章根本不可能谨守桐城义法了。而新学语、新名词的输入与运用,更非

2、桐城文体所能负荷。文体显然已非变不可了。梁启超早在1895年就投身报刊的编撰事业,编辑《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1896年任《时务报》主笔,开始大量撰写报刊文章。戊戌政变后避居日本,抵达后不足三月即创办《清议报》,1902年又办《新民丛报》和《新小说》,已成“舆论界之骄子”。其报刊论著,不但数量惊人,影响更是无远不届。“新文体”发展成熟,成为一代模仿对象,也是在戊戌政变以后的事。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1902年)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

3、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这段话说得真好,意蕴丰富,每个字后面都有一段历史,是文学史书常常引用的文段。在这里梁启超亲自宣布:新文体是对当时左右文坛的桐城古文的彻底解放。这种文章是浅白的、生动的,因此不避白话;是开放兼容的,因此有时也不妨押韵;是追求思想解放的,因此说话不保留,也不避忌说得过了头;是以传播新知为目的的,因此夹杂了不少外国的新学语、新名词。任公是有觉世的传道热忱的,“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

4、哲理瞩新知”,笔下有感人的热情。他也清楚了解读者对象,因此尽量把话说得明白易懂。他这种文体是有影响力的,在社会上引起了竞相模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