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476619
大小:726.00 KB
页数:121页
时间:2020-03-23
《项目四生产计划讲义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训PracticeofProduc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1目录项目一认识生产管理单元一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单元二生产运作战略项目二新产品开发与设施布局单元一新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单元二企业R﹠D单元三设施选址与布局项目三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单元一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单元二作业排序单元三流水线生产组织项目四生产计划单元一总生产计划单元二主生产计划(MPS)单元三物料需求计划(MRP)单元四能力需求计划(CRP)单元五生产作业计划项目五库存管理单元一库存管理和基本决策单元二库存系统项目六生
2、产职能管理单元一设备管理单元二现场管理单元三质量管理项目七项目管理单元一项目管理概论单元二网络计划技术项目八工业工程基础单元一动作分析单元二工程分析单元三时间分析2项目四生产计划单元一总生产计划单元二主生产计划(MPS)单元三物料需求计划(MRP)单元四能力需求计划(CRP)单元五生产作业计划3项目四生产计划一、教学目标(一)总目标:掌握各种生产计划的内涵、特点、作用、编制要求、编制步骤(二)具体目标:1、理解总生产计划的内涵、特点及编制步骤;2、掌握主生产计划(MPS)的内涵、特点、及编制步骤;3、掌握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内
3、涵、特点及编制步骤;4、掌握能力需求计划(CRP)的内涵、特点及编制步骤;5、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内涵、特点及编制步骤。二、工作任务(一)编制各种中小企业的各种生产计划(二)运用仿真或ERP软件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4单元一总生产计划★教学目标(一)总目标:理解总生产计划的内涵、特点,并了解总生产计划在生产计划体系中的作用(二)具体目标:1、了解总生产计划制定的一般步骤;2、理解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能在MTS、MTO环境下编制总生产计划。★理论精要生产计划概述总生产计划目标与任务总生产计划制定一般步骤总生产计划的
4、制定方法5一、生产计划概述生产计划是根据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力、物资等资源能力条件,合理地安排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产量和出产进度,使得企业的产品和产量能够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它包括企业各个层次的各种活动计划,并构成了整个企业的一个计划系统。生产计划系统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划分:按计划时间范围划分和按计划制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划分。6二、总生产计划目标与任务总生产计划,又称综合生产计划或生产大纲,是对中期的生产进行规划,目的是明确生产率、劳动力人数和当前库存的最优组合,从而保证计划期内需求和生产的平衡。生产率是每单
5、位时间的生产产品数量;劳动力是生产所需的人数。当前库存是上期期末库存。7显然,要取得生产的供需平衡,首先要明确计划期内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品种、数量和质量,再对每月产量、工人人数和库存等进行决策。因此,总生产计划需要安排的具体任务有:(1)产品品种。产品品种是企业在计划期内预计出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和种类数,也就是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2)产量。产量是确定“生产多少”的决策,指的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多少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实物数量或提供的服务数量。(3)质量。质量有两个含义:一是产品的技术标准或质量要求;二是产品生产的过程
6、质量,也就是产品合格率、废品率等。企业生产应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所要求的技术标准,并将过程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4)产值。产值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分为总产值、商品产值和净产值三种。商品产值是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价值,包括企业自备材料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价值、来料加工的产品加工价值和工业劳务的价值。总产值是计划期内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商品价值、期初期末在制品价值差额等。净产值是企业计划期内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可用总产值减去所有转入产品的物化劳动价值求得。(5)出产期。产出期是为了保证按时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它是确定
7、生产进度的重要条件,也是编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8对于MTS(按备货生产)企业,产品为标准化生产,其品种、数量和质量可以根据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得出。MTO(按订单生产)企业的需求量取决于订单的要求。因此,总生产计划主要是在总体需求确定情况下,对每个时段应该产出的品种、数量做出决策。表4-1是某空调企业的总生产计划。9三、总生产计划制定一般步骤10(一)制定生产计划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预测,了解需求状况。对于MTS企业,需要采用各种技术对年度和各时段对于产品品种、数量和质量等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对于M
8、TO企业,则需要与订货用户通过协议和合同方式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交货期等加以明确。11(二)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部因素包括竞争者情况、原材料供应状况、分包商能力和协作密切程度等。内部因素包括生产能力、劳动力数量和技能、物资准备等情况。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