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54940
大小:18.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授课地点:颍东区老庙镇老庙小学六年级(1)班授课教师:胡付芳授课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伯牙绝弦》【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
2、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2、紧扣单元教学目
3、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现学生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学习提升过程,因此,课前不让学生准备任何对课文的预习,只凭借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读
4、题解题,质疑导入。(一)读题解题。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2、齐读课题。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质疑导入。二、学、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3、教师范读。4、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三、学、点、练:细读课文,感受知音。 1、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古文阅读方法。(2)聚焦“善”的意思
5、,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3)指导朗读。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4)齐读。 2、学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2)、聚焦“志”,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3)、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4)、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5)、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3、学习“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1)想象补充
6、,感受伯牙痛失知音。(2)指导朗读。四、拓展延伸,深化中心。1、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2、诵读全文。 板书设计:伯牙绝弦知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