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49120
大小:3.94 MB
页数:88页
时间:2020-03-19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河北医科大学基础课教学部解剖组胚教研室张士斌第四章胸部第一节概述一、境界与分区境界上界为颈部下界,下界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为三角肌前后缘,是人体第二大体腔局部。分区胸壁和胸腔内容两部;胸腔又分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后线又分为前、侧和后壁,其中后壁称背部属脊柱区内容;胸腔内容又分为中间的纵隔和两侧的肺及胸膜。第二节胸壁一、浅层结构(一)皮肤胸前、外侧区皮肤较薄,尤以乳头、胸骨前面和两侧部最薄。除胸骨表面部分外,均有较大的活动性。(二)浅筋膜胸前、外侧区的浅筋膜与颈、腹部和上肢浅筋膜相延续,内含脂肪、浅血管、淋巴管、皮神经和乳腺
2、。其厚度个体差异较大,胸骨前面较薄,其余部分较厚。1.皮神经:来源:颈丛和上部的肋间神经分支。锁骨上神经3~4支,自颈丛发出后经颈部向下跨越锁骨前面,分布于胸前区上部和肩部皮肤。肋间神经的前、外侧皮支:肋间神经在腋前线附近发出外侧皮支,分布于胸外侧区和胸前区外侧部皮肤,在胸骨两侧发出前皮支,分布于胸前区内侧部皮肤。肋间神经的皮支分布特点:呈明显的节段性自上而下按神经序数排列,呈环形条带状。第2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皮肤,其外侧皮支尚分布至臂内侧部;第4肋间神经至乳头平面;第6肋间神经至剑胸结合平面;第8肋间神经至肋弓平面。相邻皮神经的分布互相重叠,共同管理一带状区
3、的皮肤感觉。2.浅血管动脉主要由胸廓内动脉、肋间后动脉和腋动脉等分支供血。静脉汇入胸腹壁静脉和上述动脉的伴行静脉等。胸腔壁静脉:起自脐周静脉网,沿胸前区外侧部斜向外上行,汇入胸外侧静脉,收集腹壁上部、胸前外侧区浅层的静脉血。(三)乳房1、形态和位置青春期未授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位于第2~6肋高度,浅筋膜浅深二层之间,胸肌筋膜表面,自胸骨旁线向外可达腋中线。乳房的结构乳房内含乳腺和脂肪。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腺叶,每个腺叶又分若干小叶。每一腺叶有一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末端开口于乳头。腺叶间结缔组织中有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一端连于皮肤和浅筋
4、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深层,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浅筋膜深层与胸肌筋膜间有一间隙,称乳房后隙,内含疏松结统组织、脂肪和淋巴管,后者收纳乳房深部的淋巴。2.淋巴回流女性乳房淋巴管丰富,分为浅、深二组。浅组位于皮内和皮下,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和输乳管壁内,二组间广泛吻合。主要注入腋淋巴结,部分至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和膈淋巴结等。外侧部和中央部:注入胸肌淋巴结,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上部:注入腋淋巴结的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内侧部: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内下部: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上部及膈下的淋巴管相吻合,从而间接地与肝
5、上面的淋巴管相联系。深部:经乳房后隙继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又称Rotter结,位于胸大、小肌之间,乳腺癌时常受累。乳房浅淋巴管网广泛吻合,两侧相互交通。淋巴回流总结a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b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c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d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e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淋巴管交通;f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相交通。乳房脓肿与放射状切口二、深层结构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和肋间隙胸廓内血管胸内筋膜(一)深筋膜胸前外侧区的深筋膜分为浅、深二层。浅层覆盖于
6、胸大肌表面,较为薄弱,向上附于锁骨,向下与腹部深筋膜相移行,内侧与胸骨骨膜相连,外侧在胸外侧壁处增厚,向后接胸背部深筋膜浅层。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上端附于锁骨,向下包裹锁骨不肌和胸小肌,并覆盖在前锯肌表面。锁胸筋膜深筋膜深层其中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的部分,称锁胸筋膜。深面有胸内、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分支穿出至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经此筋膜入腋腔。手术切开锁胸筋膜时应注意保护胸内、外侧神经,以免损伤而导致胸大、小肌瘫痪。(二)肌层由胸肌和部分腹肌所组成。自浅至深大致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胸大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上部。第二层为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前锯肌。第三
7、层为肋间肌。第四层为贴于胸廓内面的胸横肌。胸大肌:位于胸前区,接起始部位不同,而分为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由胸内、外侧神经支配。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和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前锯肌:位于胸外侧区,为一定薄扁肌。由胸长神经支配。主要由胸背动脉供血。若手术不慎损伤胸长神经,可出现“翼状肩”。(三)肋间隙12对肋参与围成胸廓,肋与肋之间的间隙为肋间隙。间隙内有肋间肌、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膜等结构。肋间隙的宽窄不一,上部肋间隙较宽,下部者较窄;肋间隙前部较宽,后部较窄,但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肋弯曲而有弹性,第5~8肋曲度大,易发生骨折。1、肋间肌位于相邻二肋之间肋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