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

ID:5098128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_第1页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_第2页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_第3页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现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教例]: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操

2、作引疑: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1:平的,叫做“面”。师:②再切一刀呢?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师:③再切一刀呢?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出示的研究题1-----3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研究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集体交流: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生:面:前后、左右、上下(

3、2+2+2或2×3)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或4×3)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研究题2: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填入表格中。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生1:我们小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

4、比知道的。师: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好办法,如果老师想做这个(实物演示)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少长的铁丝?大家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吗?生6:只要量出一个顶点引出三条不同的方向棱的长度。再乘以4,就得铁丝长。生7:量出红颜色棱的长度,再乘以4;接着量蓝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最后量黄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把三次积加起来就是铁丝长。研究题3:正方体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1:我们小组研究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是一样。生2:我们小组研究发现正方体每条棱长都相等这点与长方体不同。生3:我们小组归纳出:把正方体说成是

5、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是一种特殊长方体。三、实践应用:1、请同学们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出示数据),请小组成员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种长度的小棒,各多少根?再派成员上来领取。 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并展示、交流。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漂亮!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小组刚才用了几根小棒?使用小棒拼成框架什么特别的要求?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2、你们能像教师这样,给长方体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再比较它们每个面的异同。小组同学操作、汇报、交流。 [评析]通过这

6、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是: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

7、、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