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93993
大小:947.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3-14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出血热内科教研室甘志洲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31~1944年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的侵华日军中,常发生一种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被命名为流行性出血热。1978年,韩国学者从汉坦河野生的黑线姬鼠体内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汉坦病毒,所致疾病称为姬鼠型或Ⅰ型出血热。1980年,他们又从汉城的褐家鼠体内分离出一种病毒,称为汉城病毒,所致疾病称为家鼠型或Ⅱ型出血热。1981年我国学者分离出这两种病毒。1982年,WHO将流行性出血热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2、。病原学病原体为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有膜的负链RNA病毒,外观可为圆形、卵圆形、长形等,有双层脂质包膜,外膜上有纤突,表面是糖蛋白,核心为基因组和核壳。病原学基因组RNA可分为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病原学汉坦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4~20℃相对稳定。对一般的脂溶剂和消毒剂如四氯化碳(氯仿)、乙醚等均敏感,37℃以上很快灭活,加热60℃10min、100℃1min、紫外线或在PH<5的环境中都可以将其灭活。根据病毒抗原反应性和基因结构的不同,汉坦病毒可至少分为20余种血清型,具有代表性的有8种:Ⅰ型,汉坦病毒,又称野鼠型;Ⅱ型,汉城病毒,又称家鼠型;Ⅲ型
3、,普拉马病毒,又称棕背鼠型;Ⅳ型,希望山病毒。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Ⅱ型,,其中Ⅰ型病情属重型,Ⅱ型属中型。流行病学传染源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其他包括猫、犬、猪、兔等。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农村主要是黑线姬鼠。城市主要是褐家鼠。林区主要为大林姬鼠。动物试验室则是大白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褐家鼠黑线姬鼠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人经呼吸道吸入后感染,此途径为首要传播途径。消化道感染:人进食被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黏膜而感染。接触传播: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或血液、组织液等经显性或不显性破损的伤口侵入人体而使人感染。垂
4、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毒后,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虫媒传播:寄生在鼠类身上携带病毒的革螨和恙螨可通过叮咬而传播本病。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本病毒普遍易感,但以男性青壮年、野外工作者和农民多见,可能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有关。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者罕见。流行病学流行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为高发区。其流行趋势为分布广泛,新疫区不断出现,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多呈散发,也可有局部地区的暴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很少同时发病。Ⅰ型主要分布在农作物区、垦区和林区,流行季节为秋冬季(11月~次年1月),部分地区在5~7月可有一次
5、小高峰。大林姬鼠传播则以夏季为流行高峰。Ⅱ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市郊居民区及近郊村镇,流行季节主要为3~5月。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男:女为2:1,16~6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占发病90%,农民占发病的80%。与接触传染源机会的多少有关。发病机制具体机制不清,多数认为病毒是始动因子,发病与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病理反应有关,具有原发性损伤、自限性过程的发病学特点。EHFV侵入人体血流全身与血小板、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侵入骨髓、肝、脾、肺、肾及淋巴结等组织增殖入血病毒血症。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作用:病毒及其产物直接损伤机体,特别是使血管广泛损伤,细胞发生病变,出现脏器
6、结构和功能损伤。患者所有组织中都能检测到汉坦病毒抗原。免疫病理反应: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出现体液免疫反应亢进,免疫复合物及免疫球蛋白沉积,补体激活,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强,免疫调控功能异常和紊乱。病理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损害:内皮细胞发生肿胀、变性,管壁呈现不规则的收缩和扩张,甚则管壁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和破裂崩解;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管壁脆性增加,通透性增高,引起血浆大量渗出、出血;各组织器官的充血、出血、变性甚则坏死,且各脏器和体腔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积液,出现中毒性、低血容量性休克,肾脏、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心、肺等多
7、脏器损伤;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出现DIC。休克的发生机制原发性休克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下降血液浓缩,血粘度升高和DIC→循环淤滞→有效血容量进一步降低。继发性休克大出血继发感染水电解质补充不足。出血的发生机制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