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38817
大小:7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和术后3个月〜2年死亡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实施微创治疗后,具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优良率、远期治疗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癫痫、肺部感染、颅
2、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比差界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小,可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关键词]微创穿刺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3)20-195-03高血压脑出血(HICH)通常是由于高血压症状导致的脑实质内部出血现象,通常会出现于5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当中,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属于最常见发病区域,有2/3儿率出现,
3、最常见表现是豆纹动脉破裂。IIICII起病急口较为严重,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选取78例患者,以传统开颅和微创穿刺方法给予治疗,并对比其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为入院后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55・0±7・2)岁,出血量为37~78mL,对照组
4、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58.0±8.1)岁,出血量为33~79mLo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以下症状患者需排除:出现于基底节区之外位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有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肿瘤卒中、动静脉畸形、全身性病变而导致的脑出血症状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1.2方法1.2.1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手术指征予以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脑部CT检查,选择最大血肿层而,标出穿刺进针方向、穿刺点,计算出血肿中心点至穿刺进针点距离再加上0.5cm作为进针深度
5、。对于类球形且近颖叶皮质者,从颍部入路;对于纺锤形以及肾形血肿,从额部入路实施穿刺。先于患者头部标记钻孔入路穿刺点,常规消毒头皮、铺无菌山单。于穿刺点局麻后,头皮戳创,用带有直径4〜6mm钻头的颅骨钻钻透颅骨,打开硬膜,按预定的穿刺方向及深度、置入带管芯脑内血肿硅胶引流管,撤出管芯,见有暗红色陈旧血液及小的凝血块流出,引流通畅。于引流管尾端接注射器低负压抽出陈旧血液至不再抽出,引流管尾端接三通阀及颅脑引流袋。头皮缝针结扎固定引流管。行头颅CT检查、了解引流管位置及剩余血肿情况。术后将尿激酚5万U用生理盐水5mL溶解后由引流管注入血肿腔,闭管4h后开放。一般每H1~2次行
6、液化血凝块治疗,1〜2FI复查头颅CT,视血肿基本清除将引流管拔除。1.2.2对照组于患者出现手术指征后2h,对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取全麻,于患侧扩大翼点入路,分开侧裂,切开岛叶进入血肿腔,直视下将血肿清除干净,留置引流管,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两组患者实施术后均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留置胃管;给了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脱水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各种并发症治疗。对患者术后1〜3个月进行对比,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2年随访,观察其术后3个月〜2年治疗效果。1.3疗效判定对患者术后1〜3个月进行
7、评定:(1)患者正常生活,轻度神经障碍,为优,5分;(2)可自理,中度病残,为良,4分;(3)重病病残,不能正常自理生活,为中,3分;(4)植物生存,为差,2分;(5)死亡,1分。术后3个月〜2年评定:(1)完全恢复自理生活能力,为I级;(2)独立生活,部分恢复社会生活能力,为II级;(3)可借助拐杖行走,生活需要照顾,为III级;(4)不能自理生活,意识昏迷,为IV级;⑤植物生存,为V级⑴。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