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

ID:50233384

大小:11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7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_第1页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_第2页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_第3页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_第4页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探究一、前言課程發展是學校教育的核心,透過課程的實施,才能培養學童具備基本生活能力,達成學校的教育目標。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並已於九十學年度開始逐步實施,此一跨世紀教育改革工程,強調「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學生學習中心」取代「學科本位中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取代「中央政府統一編輯」等理念;歐用生認為其訴求主要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發展「課程綱要」鬆綁課程、強調基本能力的培養、強調課程統整與連貫、增加彈性自主發展學校特色、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等六項,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在營造出學校本位的教育環境。學者羅清水更將此次課程改

2、革定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可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順利與否,關係著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成敗之樞紐。準此,本文首先探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和立論基礎;其次闡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第三探討學校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問題;最後期望藉由問題的呈現,進而提出解決的因應之道。二、學校本位課程之意涵有關學校本位課程發展(school-basedcurriculum10/10development,SBCD)的定義很多;有些強調課程發展的過程,有些則強調課程發展的結果,有些以學校內的教師參與為限,有些認為應是學校教育人員及家長社區學者專家和學生共同參與,有的認為是學校教材的選擇修正或創造,有些主張

3、是所有學生學習方案的規劃、設計、實施和評鑑,有的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關鍵乃在權力結構的重組,有的則重視整體學校情境的變革(歐用生,民90)。由於大家著重的取向各異,極難有一致的共識,筆者茲綜合各家的看法做如下的定義:學校教育的相關成員〈包含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為了達成教育目的及解決學校教育問題,以學校為主體,分析學校內外情境,建立學校教育願景,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對學校課程進行規劃、設計、實施、評鑑的歷程與結果。這個定義包含了下列的內涵:(一)、其動因可以是學校內部自發,也可以是回應外部壓力或教育當局的命令。(二)、以學校為主體,由學校人員為主導。(三)、

4、為了達成教育目的及解決學校教育問題。(四)、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過程。三、立論的基礎從課程歷史批判的角度來看,全國課程發展方案無法落實課程改革的理想;從民主社會的歸趨來看,課程乃公共事務,應有草根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從社會變遷的立場來看,課程是不斷回應社會變遷與學生需求,因此,課程發展是持續的動態歷程;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觀點來看,課程發展即是教師發展,教師有參與課程、決定課程的權責;從課程與教育的本質來看,課程發展即學校發展,學校是最佳的課程發展處所〈施登堯,民89〉。這五個觀點說明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是時之所趨,並提供了其立論的基礎。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模式有許

5、多的種類,本文僅以10/10Skibeck及OECD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說明如下:〈一〉、Skibeck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Skibeck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施程序主要有五大步驟:首先學校必須分析情境,然後依據情境分析的結果擬定適切的目標,同時建構適切的課程方案,接著進行解釋、付諸實施,並進行追蹤與方案的重建。分析情境:情境分析的範圍包含校內與校外兩因素,在學校外部應考量社會系統〈如社會變遷、家長期待、雇主要求與社區價值觀〉、教育系統〈如教育政策、考試制度〉、學習系統〈如學科知識內涵的改變、教材教法的革新〉、教師支援系統〈如師資培育機構、進修研習機構的支持與可能貢獻、學校與社

6、會資源的統整與配合〉等。至於學校內部因素方面,則應分析1、學生的身心發展、興趣、能立與需求2、教師的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與經驗3、現有課程實施現況與優缺點4、學校風氣與權力結構關係5、相關資源的配合等。10/10準備目標:目標的陳述應包含學生、教師的行為結果,以及學校的預期結果,而該目標的擬定是依據情境分析,並切合學校的需求。建構方案:方案應載明教學活動設計、達成目標所需教材、情境設計、人事配置與角色的定義,且該方案是具有彈性,可以修改的。解釋與實施:把方案解釋給參與者了解,參與者的共識越高,將來實施時遇到的阻力會越小,面對困難也比較能找到解決的策略。追蹤與重建:建立評鑑工具與評

7、鑑模式,透過追蹤、溝通機制來蒐集資料,以了解目標與執行的差距,判斷是否重新設計方案。〈二〉、OECD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OECD10/10則認為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旨在建構符合學生需要的課程,凸顯學生對於課程方案的重要性,顯示學生本位的立場。其所提出學校本位發展的程序為1、分析學生2;分析資源與限制3、訂定一般目標4、訂定特殊目標5、確立方法與工具6、評鑑學生的學習7、分配資源、人事設備與時間8、實施、評鑑與修正。此八大步驟雖有邏輯上的順序,但實際進行時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