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像.doc

一次函数图像.doc

ID:49765353

大小:30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一次函数图像.doc_第1页
一次函数图像.doc_第2页
一次函数图像.doc_第3页
一次函数图像.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次函数图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次函数图像第一课时【三维目标】(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学习重难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自学指导】一、学生看书并思考一下问题:1什么是函数图像?(函数的图象是由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组成,图象上的每一点坐标(x,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即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2如何作函数图像?具体步骤有哪些?3如何判定一个图像是函数图像,你判断的依据是什

2、么?4有哪些方法表示函数关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二、自学检测:1.图17—4是北京市某日的气温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信息,例如:(1)这天2时的气温是4℃;(2)这天的最高气温为11.8℃;(3)这天的最低气温是1.8℃;(4)这一天中,从凌晨4时到14时气温在逐渐升高.除以上4条信息外,请你从图中再写出4条信息来.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腰△ABC的周长为10cm,底边BC的长为ycm,腰AB的长为xcm.(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x的取值范围(3)求y的取值范围       (4)画出函数的图象三、师生共同探讨,总结:l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函数的图象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x,y)代表了该函数关系的一对对应值。1、读懂横、纵坐标分别所代表的实际意义;2、读懂两个量在变化过程

4、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l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1.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2.用列表表示函数关系优点: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优点: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些性质,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形象化。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各有各的优

5、点和缺点,因此,要根据不同问题与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数学或其他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有时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象。四、例题讲解:课本例题五、提高练习:1.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p点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则p点的坐标是()A.(-1,) B.(-,1) C.(,-1) D.(1,-)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中,x取全体实数 B.中,C.中,    D.中,六、作业与学后反思:1.小明的父亲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里.图

6、中表示小明的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是().2.某运动员将高尔夫球击出,描绘高尔夫球击出后离原处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可能为().3.飞机起飞后所到达的高度与时间有关,描绘这一关系的图像可能为().4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示,如图,请结合图形和数据回答问题:(1)这是一次米赛跑;(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4)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    米。反思: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图像性质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学会作图及其重要,特别是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往往对书本上所概括出来的性质不容易记住,所以通过直观图

7、像去做有关习题应是首选方法。但以往比较偏重于结论得出与应用,忽视在整章教学中应始终提倡学生数形结合,导致学生对有关的结论死记硬背,缺乏理解,张冠李戴,而且后期学生对作图不熟悉,造成学习上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