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8987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第5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共几课时3课型实验课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能力目标:规范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教学难点: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熟练使用显微镜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在上一节介绍学习显微镜的基础上,本节课再安排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以及熟练使用显微镜,学生易于接受预习设计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
2、上略 地方。2.对光:转动___________,使低倍镜正对___________,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___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___眼一定要睁开,便于画图。转动___________,观察到目镜内有圆形的亮圈,叫做___________。3.观察:把印有“P”或“上”字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标本。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
3、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4.收镜:实验完毕,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擦拭干净。将压片夹转向___________,反光镜移动到___________方向。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_______________,将镜筒下降。将显微镜送进镜箱。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观察显微镜,识别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并说出它们的功能。学生活动:学习使用显微镜1.认真听教师讲解,初步了解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2)对光:①首先选择目镜安装,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从目
4、镜可看到一白亮视野。讨论:1.转换遮光器,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视野的明亮程度有没有发生变化?2.转换反光镜,比较用平面镜和凹面镜观察时,视野的明亮程度又有什么不同?(3)观察①取一薄纸写上“上”或“P”字放在载玻片中央。②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以免损坏镜头。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讨论:1.你在视野里看到是什么字?如果这个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试试怎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的中间?组织学生复习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2.
5、如果将字写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观察的结果是否相同?(应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物像相反的方向移动。原则:偏向哪边就移向哪边)(4)收镜收镜时要做到“一竖一降两旁两后”,即反光镜要竖进来,镜筒要降下来,两个物镜要偏到两旁,两个压片夹要向后。2.学生进行练习,(给每个实验小组发一张“E”片)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3、学生提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互解,教师补充归纳。4、实验完毕,准备收放显微镜。及时做好清理。课堂小结:让学生想一想,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课堂训练: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
6、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C.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D.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2.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pB.q C.b D.d在学生动手之前,强调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取送方法: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另外,也不允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到处乱照。2.镜头的保护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拭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牢记“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能用低倍镜就不用高倍镜”的原则。特别是物镜,初中阶段通常使用低倍物镜。3
7、.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在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镜筒缓缓下降。否则,有可能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4.转换器的使用转动转换器时,不要用手指扳物镜。这容易使物镜镜头松动,改变焦距,影响观察的清晰度。正确的方法是:手指握准转换器的边缘转动。作业设计《学程导航》P18-19自主检测:8、9、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