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

ID:48785108

大小:101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24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_第1页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_第2页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_第3页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_第4页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逻辑基础》-第02章(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3组合逻辑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例:判断一个4位二进制数是否大于9。组合逻辑设计:根据给定的逻辑命题,设计出能实现其功能的逻辑电路。步骤1分析命题,规划待设计电路的基本框架输入:4位二进制数DCBA输出:判断结果F求解:逻辑函数F(D,C,B,A)要设计的电路需要:4个输入端D,C,B,A,用于输入4位二进制数;1个输出端F,输出判断结果。规定F=1表示输入大于9。步骤2建立描述问题的逻辑函数作真值表:(1)将DCBA的全部组合值无遗漏地列出;(2)根据逻辑命题填写F的值DCBAF0000000010001000011001000

2、0101001100011101000010010101011011111001110111110111111由真值表写出函数F的最小项表达式:根据逻辑命题填写步骤3化简逻辑函数(1)由表达式作卡诺图;(2)由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步骤4画出具体电路由化简后的逻辑函数作电路。为了用同一种门实现,对化简后的逻辑函数作变换,再作出电路:2.4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2.4.1逻辑表达式的合理变换例:设计一个数值比较器,能比较两个2位二进制正整数的大小。步骤1规划电路框架输入:X=X1X2,Y=Y1Y2输出:比较结果Z。当X≥Y时,Z=1,否则Z

3、=0。步骤2建立逻辑函数列真值表;X1X2Y1Y2Z00001000100010000110010010101101100011101000110011101011011011001110111110111111按最大项之积形式写出的逻辑表达式:步骤3化简逻辑函数按0方格圈出卡诺圈,得到Z的反函数:或或或(1)(3)(2)(1)(2)(3)步骤4画出电路2.4.2利用无关项简化设计无关项:在某些实际问题中,输入变量的某些取值根本不会出现,或即使出现了也不予关心。这样的取值称为无关项。利用无关项可简化逻辑设计。例:设计水箱水位高度指

4、示器。步骤1规划电路框架输入:探测针D、C、B、A。间距均为1米,与水接触的探针上产生低电平,否则产生高电平。输出:高度值Y=Y2Y1Y0(三位二进制数)。水位探测示意图水位指示逻辑的电路框架步骤2建立逻辑函数DCBAY2Y1Y000001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0111001∅∅∅1010∅∅∅1011∅∅∅11000101101∅∅∅11100011111000表中,红色行的输入值不会出现,将其作为无关项考虑。对应的输出记为∅。写出输出的逻辑

5、表达式:4米3米1米0米2米水位步骤3化简逻辑函数,画出电路注:在合并方格时,∅既可视为0,也可视为1,怎样对化简有利就怎样确定。2.4.3用分析法实现设计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规律性,找出其中的基本操作步骤,对各步骤用逻辑电路予以实现,再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例:设计一个乘法器,实现两个2位二进制数相乘。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对比:结论:一位二进制数的算术乘对应于逻辑“与”。问题:多位二进制数的代数乘又是怎样的呢?算术运算对应的逻辑运算以两个2位二进制数相乘为例说明:乘数B1B0乘数A1A0B0×A0及B0×A1B1×A0及B

6、1×A1C1:A1×B0+B1×A0的进位C2:C1+B1×A1的进位结论:画出电路:2.5组合逻辑电路的险象什么是险象?信号经过逻辑门会产生时延。时延的大小与信号经历的门数。因此,输入信号经过不同的途径到达输出端需要的时间也不同。这一因素不仅会使数字系统的工作速度降低,使信号的波形参数变坏,而且还会在电路中产生所谓“竞争—冒险”现象。2.5.1险象的产生与分类设有逻辑函数电路无时延时,B=1,C=1,A变化的工作波形。应有:F=1考虑时延时,B=1,C=1,A变化的工作波形。F出现不应有的“毛刺”毛刺险象的分类按险象脉冲的极性分

7、:若险象脉冲为负极性脉冲,则称为“0”型险象;若险象脉冲为正极性脉冲,则称为“1”型险象。按输入变化前后,“正常的输出”是否应该变化分:若输出本应静止不变,但险象使输出发生了不应有的短暂变化,则称为静态险象;在输出应该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了险象,则称为动态险象。四种组合险象示意:2.5.2险象的判断与消除1.用代数法判断及消除险象继续考察函数令B=1、C=1保持不变,令A变化,有:因多经过非门,比A的变化有延时,故出现险象。再看,对F作变换:??上式中出现或形式的项,这样的项会产生险象。对于逻辑表达式,考察变化、其他量不变时是否产生险

8、象,则将其他量的固定值代入式中。若得到的表达式含有形如或形式的项,则该逻辑表达式可能产生险象。险象判断法:(1)考察变量A。让B、C取不同的值,求F的表达形式。结果:当B=1、C=1时,有,险象产生。例:判断函数描述的逻辑电路是否可能产生险象(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