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教材.ppt

整体把握教材.ppt

ID:48743549

大小:7.6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1-21

整体把握教材.ppt_第1页
整体把握教材.ppt_第2页
整体把握教材.ppt_第3页
整体把握教材.ppt_第4页
整体把握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体把握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整体把握教材课改以来我们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近些年各种现场会、研讨会,大部分都是讨论”怎么教“的问题,而很少讨论”教什么“的问题。“全国初中新课改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有12个省市的19个单位发言,几乎没有一个单位谈到对教材的研究。离开教学内容来讨论教学方法,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能只在方法层面寻求解决办法,还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讨。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天津教育》杂志2007.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有的老师认为既

2、然教材是个例子,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了,主要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上课时师生忙于互动和表演,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却很肤浅。其实,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把握教材的基本含义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第二次层次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

3、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第三个层次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第四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高水平的教师要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如魏书生孙维刚何文浩等教材包括了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

4、值体系三个层面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认为:当代教学论从三个层面对教材进行了广义的界定。首先,教材是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体系,包括事实、概念、法则、原理等等。第二,教材是知识背后的能力体系,通过各种作业和活动促进儿童能力的发展。第三,教材还包括了能力体系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这三个层面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并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和“说教材

5、”包括哪些内容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和体例是什么;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加以介绍);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三个体系可用一棵知识树表示,也可画三棵树:知识树、能力树、价值树,提倡老师们创新);6.如果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要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

6、位“煮教材”,要与评价考核结合起来写完教材分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这项工作可能不是一遍就能完全把握的,要反复讨论,“煮”教材,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其次,要把握一册教材。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新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按照前边的路子仍然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共同设计出本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墙壁。

7、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知识树不是一种摆设,要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把它用活有的学校把知识树挂在墙上就完了,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知识树,看着知识树能复述或分析一册教材或一个单元的内容,要开展竞赛活动,选拔出优秀者参加全班的说教材活动和全校的说教材活动。如果每个学生能够看着知识树把教材复述出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有了很大提高。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备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而要备一个单元。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科教材基本都

8、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安排。解直角三角形定义方法应用已知元素未知元素边边边角角角锐角三角函数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数学思想直接应用实际问题作用方法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借景抒情……顺序修辞感官动静……虚实要求深化主题特征准确鲜明生动第四,要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有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对整篇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