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38926
大小:18.1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5
《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研究(五)(2009-03-2910:05:31)转载▼标签: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课题的界定“学优生”:学优生不仅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理解深刻、全面。2、具有广泛的兴趣和浓厚的好奇心。3、可以用不同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式。5、具有评价性、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学习监控能力强,具有较多的有关学习、学习情境、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计划、评价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策略,以完成学习目标。5、学习速度
2、快;6、有长期目标,并具有完成长期目标的行为倾向。“策略”是指有效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程序性方法和操作手段。“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程序性方法和操作手段。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研究(六)---------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研究假设针对现行课堂中学优生培养的问题,通过对学优生培养的研究,优化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工作效益,达到提高全体学习效益的目的。研究内容:1、创设能引导学优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2、了解学生在兴趣、学习偏好、学习速度、学习准备以及动机等方面的情况。这些资料为教师制定
3、活动和计划时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3、为尖子设计学习方案学优生学习新知识时,比其他学生花的时间少,他不需要很多的练习就已经理解新知识,因此,做的练习也少。让他们做那些已经理解的题目就很多难让学生体会到智力活动的乐趣。长此以往,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于智力生活的敏感性。教师应该备有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采用向学生布置分组作业的方法,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项目,指定他们完成。4、解决学优生心理问题:概述学优生在
4、心理状态上,易产生骄气,居高临下,听不进半点批评,心理脆弱。在价值取向上,易产生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和价值取向,不把其他同学的感觉、好恶、需要放在一定的位置;在行为方式上,由于始终把自己当学优生,与一般同学不一样,束缚了自己,娱乐活动不愿参加,集体劳动怕吃苦。针对这种状况,教学中应注意:学优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在鼓励保持学习上的竞争姿态和上进好胜的同时,要创造条件和环境,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意识。5、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开阔学优生的视野。学优生学有余力
5、,在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可为他们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解答趣味数学题,阅读有关数学课外读物,撰写学习数学的专题论文等。此外老师也可通过数学专题讲座或数学家报告会给学优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6、鼓励学优生当小老师,在帮助中后进生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能力。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研究(七)---------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反思并更新提高学优生培养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树立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2、通过课题的
6、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主要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小学数学学优生培养策略研究(八)---------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各取所需各显其能--------小学数学“弹性作业”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这一点很不现实,一个教学
7、班几十人,每个学生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同一练习怎么可能适应每个学生?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实现真正的全效?在课堂中实行弹性作业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弹性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实行弹性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一、隐性分组为便于对学生进行干预和影响,在实施弹性作业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基础进行合理的分组。为避免并消除分组分层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灵、情感上的伤害,我们采用隐性
8、分组方式。教师不给学生贴标签,在给学生分层时并不指明哪些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心里有数,暗地里把相同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组内,尽量做到组内成员有差异,而组间无差异。学生有组的区别而没有类的区别。组的形式也不是传统课堂中的以身高为依据排列的“线状”小组,而是“块状”的学习小组。这样组内成员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其它组中找到相对应的竞争对手,以便于采取竞争的方法来促进发展。同时,组内有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