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

ID:47754135

大小:173.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摘要:本文以李艺教授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为蓝本(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特征》教学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可伪性一、设计思想李艺教授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整体上按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资源的管理来编写教材,其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模块分别渗透到其它章节,没有单独

2、作为一个单元来编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方便地融理念于操作与应用过程。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第二,想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

3、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了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案例,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打响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第一、精心设计情景,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景,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

4、素。第二、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信息的概念,我根据教材内容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觉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让学生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第三、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我花了近3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诸葛亮“空城计”等三个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第四、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

5、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或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结论。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

6、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三、教学内容1、通过“野外生存”和“感觉剥夺实验”两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普遍性;3、通过事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要求学生能例举相应的事例。四、教学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

7、与运用。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操练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七、教学时间:45分钟八、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九、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设计2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摘要:本文以李艺教授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为蓝本(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特征》教学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标的协调统一。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可伪性一、设计思想李艺教授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整体上按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资源的管理来编写教材,其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模块分别渗透到其它章节,没有单独

2、作为一个单元来编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方便地融理念于操作与应用过程。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一节课时觉得非常棘手。第一,没有操作内容,纯粹是知识与概念的讲授。第二,想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却不知道如何设计任务。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

3、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了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案例,学生反应强烈,兴趣浓厚,打响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第一、精心设计情景,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景,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

4、素。第二、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信息的概念,我根据教材内容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觉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的信息,让学生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第三、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我花了近3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诸葛亮“空城计”等三个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第四、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

5、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或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结论。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

6、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三、教学内容1、通过“野外生存”和“感觉剥夺实验”两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普遍性;3、通过事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要求学生能例举相应的事例。四、教学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

7、与运用。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操练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七、教学时间:45分钟八、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九、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