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

ID:476734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1页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2页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3页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4页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饥饿及再投喂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摘要:我国对补偿生长的研究报道始于80年代,期间对超补偿生长,完全补偿生长等不同的4类补偿生长类型研究甚多。由于补偿生长在动物饲养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当今动物养殖业研究的重要部分。针对水产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较为广泛,涉及鱼类、贝类、甲壳类中的30多个种。在一些兽类中,补偿生长规律已被利用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比较饥饿和恢复投喂后消化器官结构的变化和鱼体生长情况,可以看出结构的恢复与补偿生长是一致的,结构达到或超过对照组,补偿生长才可发生。本文主要介绍

2、和归纳了80年代至今的一些有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的种类。关键词:饥饿;再投喂;消化道;组织学;切片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饥饿条件下鱼类生理生态学变化和能量代谢及其恢复进食后的生长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关补偿生长的类型及其机理的研究也颇多,补偿生长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暂时性食物短缺导致的体重发育补偿,利用补偿生长理论投喂鱼类是一种科学的投喂方式。它能够提高饵料转化率、生态转化效率,降低饵料系数;可以防止鱼体肥胖,降低体脂,提升商品鱼的品质,还可以控制“性早熟”的发生。鱼类消化道组织学的变化与补偿生长是一致的

3、,本文的写作是为了日后作关于黑魢消化道组织且片提供理论依据。1、饥饿再投喂及补偿生长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在80年代国内首次报道了有关超补偿生长的研究,在1998年谢小军从量的角度将补偿生长分为4类:(1)超补偿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饥饿后再复食一段时间,鱼的体重增加超过相同时间连续喂食组鱼的体重增加量。如红鳟饥饿了3周后饱食3周,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2)完全补偿生长指饥饿后恢复生长的个体,其体重的增加量能达到或接近在相同时间内持续喂食组个体的增重量。南方鲇饥饿16d后饱食3周,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3)部分(有限)补偿生

4、长指在饥饿后复食能正常生长,甚至生长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加快,但体重增加不能赶上相同时间内持续喂食组。如杂交罗非鱼饥饿2周、4周后喂食至第8周,最终体重未能赶上对照组,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王岩等认为这是因为杂交罗非鱼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差或高温下饥饿引起的体重损失过大,或二者兼有。(4)不能补偿生长在恢复生长时不仅体重不能赶上持续喂食组,连生长速度也不及正常水平。如饥饿60d的南方鲇就不具备补偿能力。谢小军认为可能是饥饿处理已对鱼的生理状况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年来,有关饥饿再投喂的水产研究种类已达30多种包括鱼类,贝类,甲

5、壳类,其中海水鱼类的研究也渐渐多起来,例如美国虹鳟,日本黄姑鱼,真鲷等。2、饥饿再投喂对鱼类影响的研究现状2.1省内对黄姑鱼饥饿再投喂的研究最近的有关黄姑鱼的饥饿再投喂后消化道的研究并作切片的文献是07年楼宝等人的《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代谢率和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文章得出黄姑鱼饥饿再投喂后消化道的形态变化是:饥饿后,S5(饥饿5d)组变化较小。S10(饥饿10d)和S15(饥饿15d)组变化明显,胃体积缩小,壁变薄;肠管萎缩,直径变小,肠系膜上脂肪减少;肝脏体积缩小,颜色变淡;胆囊变小,呈黄白色;食道无明显变

6、化。恢复投喂后,S5组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S10和S15组尚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即发生了不完全补偿生长。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是(1)胃S0(对照组连续投喂)组的胃黏膜上皮为柱状细胞,细胞间界限明显,胃腺细胞中含有红色分泌颗粒,且腺细胞排列规整。饥饿后,S5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胃腺细胞排列顺序出现杂乱,柱状上皮细胞高度略有减少;S10组上皮细胞界限不清,纹状缘不规则,胃腺细胞收缩,分泌颗粒减少。S15组上皮细胞结构不完整,胃腺杂乱,腺腔成缝状,分泌颗粒更少。恢复投喂后,S5组已恢复到了对照组水平,S10和S15组

7、上皮细胞高度增加,界限清晰,但腺腔仍较小。(2)肠S0组的肠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端具有排列整齐的纹状缘,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饥饿后,S5组和S10组皱壁高度下降,纹状缘不完整;S15组纹状缘消失,个别的地方上皮脱落,组织结构模糊。再投喂后S15组肠直径、皱壁高度、上皮细胞高度均有所增加,但上皮细胞排列不整齐,纹状缘不明显;S5组和S10组纹状缘发达,皱壁和柱状细胞的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肝胰脏日本黄姑鱼的胰脏镶嵌在肝脏细胞内,胰脏内具有大量的颗粒细胞,S0组肝细胞内充满体积较大的脂质空泡,细胞核被挤到

8、一侧,肝细胞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界限明显。饥饿时,S5、S10和S15组程度不同地表现为肝组织致密,肝细胞体积缩小,脂质空泡数量减少,其内血细胞增多,排列不规则,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细胞界限不清晰。恢复投喂后,S5和S10组肝细胞明显增大,脂滴也增多,细胞界限明显,与对照组无差异;S15组恢复投喂后脂滴数量有所增加,但肝细胞排列比较杂乱。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