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17036

大小:239.4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07-31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水产养殖学饥饿再投喂对条石鲷幼鱼生长及消化酶的影响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如今,鱼类补偿生长研究已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7]。国外对于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现象早有研究,20世纪50年代,依夫(Ivliv)就研究了饥饿时六须鲶(Silurusglanis)、欧鳊(Abramisbrama)、拟鲤(Rutilusrutilus)和欧鱼白(Alburnusalburnus)死亡和减重情况,外界理化因子(毒物、PH值、水中溶氧量)和生物条件(寄生虫、捕食者)对饥饿鱼类的影响,并

2、测定了饥饿后恢复供食时,丁鱼岁(Tincatinca)、白斑狗鱼(Esoxlucius)、欧鱼白摄食强度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Robert(1997)研究杂交太阳鱼(LepomiscyanellusLmacrochirus)时发现,饥饿-饱食循环投饵组的绝对生长率是对照组的2倍;Miglavs和Jobling发现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alpinus)出现补偿生长现象,在刚进行恢复生长时生长率(SGR)明显加快,并保持在较高水平,经一定时间后,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Kim和Lovell关于沟鲶(IctalurusPUnctatus)的补偿生长

3、特点也作了类似报道。目前为止,国外已对鲑科(Salmonidae)、鲤科(Cyprinidae)、鲽科(Pleuronetidae)、鳕科(Gadodae)、尖吻鲈科(Latidae)等近30种水产动物进行了补偿生长效果的研究[8]。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补偿生长现象,主要涉及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1998)、草鱼(Ctenophargnyodonidellus,1999)、真鲷(Pagrosomusmajor,2000)、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2000)、杂交罗非鱼(Or

4、eochromismossambicusniloticus,2000)、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2002)、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2001)、虹鳟(Oncorhynchusmykiss,1991)、鲤鱼(Cyprinuscarpio,2001)等鱼类。(二)选题的依据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一段时间后恢复喂食,在恢复生长阶段中出现的高于正常生长速度的快速生长现象称之为补偿生长(Compensatorygrowth)[1]。补偿生长能力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和营养条件的周期性变化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研究

5、领域涉及到反刍动物、单胃动物、水产动物、啮齿类、植物、真菌甚至人类等[2,3,4,]。作为生理生态学上的一种适应,鱼类能够通过降低基本代谢水平及消耗自身组织贮存的营养物质,从生理、生化和行为等方面发展了对食物不足的忍受能力[6]。此后一旦获得食物的补充,身体的各个机能可能恢复正常,并迅速的恢复生长,恢复生长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补偿性现象[5,6]。如果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中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饥饿与补偿对鱼类的不同层面的变化并进而探讨其相应的生理生态反应机制和对策,无疑对于促进水产养殖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已日渐受到国内外

6、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研究内容涉及鱼类代谢、形态和组织结构、存活、繁殖、机体成分、酶活力和恢复生长情况等[7,8]。饥饿是鱼类生活史中经常遭受的胁迫因子[9]。由于自然界中环境变化或生物分布的不均匀,或养殖过程中投喂量不足等原因,鱼类会经常面临食物的不足而遭受饥饿胁迫[10,11]。深入研究鱼类饥饿再投喂过程中的生理生态特性和机理对建立合理的养殖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将有所帮助,同时对渔业资源管理以及养殖水环境的保护也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饥饿胁迫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关注,从形态学、生化组成、能量代谢、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和补偿生长等方面对

7、鱼类饥饿胁迫下的各种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此来考察鱼类对饥饿胁迫的适应机制,从而建立合适的养殖模式[12]。(三)选题的意义条石鲷(Oplegnathusfascltus)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属暖水性礁栖鱼类,为温热带近海鱼类,自然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等[13,14,15,]。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15]。条石鲷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为6-32℃,适宜生长的水体温度为18-28℃,适应的盐度范围为10-33。条石鲷体色为浅黄色,体表有7-9条的明显的黑色纵带,分布在身体两侧,身体底色白且具有银褐色光泽,腹鳍为黑色,背鳍鳍棘周围黑白相间

8、,背鳍鳍条部和尾鳍有黑色的游离边缘,胸鳍基部为黑色,鳍叶是浅灰色,并且透明,两领牙齿与领骨愈合,形成一个类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