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7614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马说》复习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复习课 导学案主备人:唐乃云 复备人:初二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徐祥银备课时间3月6日使用时间:3月9日复习目标:1、积累有关常识: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2、会背诵、默写课文,会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会判断托物寓意的写法。复习重难点:见复习目标1、2、3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背诵法提问法复习用时:一课时复习过程:一、知识整理1.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食之不能尽其材通(2)才美不外见通(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4)其真无马邪通2.词类活用(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千里之能
2、。(4)策之不以其道。(5)食之不能尽其材。3.古今异义词(1)故虽有名马(古义:。今义:。)(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今义:。)(3)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今义:。)(4)是马也(古义:。今义:。)(5)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今义:。)(6)策之不以其道(古义:。今义:。)4.多义词6(1)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3)之:马之千里者()虽有千里之能()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策勋十二转(
3、《木兰诗》)()(6)而: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可译为“却”执策而临之连词,表顺承,可不译5.句式(1)省略句:A.()执策而临之。B.不以()千里称也。(2)倒装句:马之千里者。二、课文内容理解(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表明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表现食马者的愚妄无知是:5、文章的中心句是: 66、有
4、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二)内容探讨1、文章每段末尾的“也”各表现了什么样的语气?2、体会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样的写法?千里马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什么?食马者比喻什么?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什么?三、拓展延伸1.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2.“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如果自认为是千里马,又没有伯乐,自己该怎么办?请结合实际谈一谈。3.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
5、一格降人才”,这与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四、课堂检测1.文学常识填空:韩愈,字 , 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 ,作品都收在《 》里。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不以千里称也(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才美不外见(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策之不以其道(
6、 )(7)食之不能尽其材( )(8)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执策临之( )6(10)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对比阅读(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7、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节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