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

ID:47008361

大小:3.8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12-03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单元解读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夏商西周东周秦汉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宋元明清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正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儒家思想的发展线索:先秦—产生和初步发展;秦朝—沉重打击;汉朝—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大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秦时“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受打击汉初儒学逐渐复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吸取佛、道精神,进一步发展←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明代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明末清初儒学十分活跃,三大进步思想家批判和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第1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

3、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1.“百家争鸣”的含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4、(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

5、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百家争鸣”的含义:2.“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士”阶层的活跃(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一

6、、“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主要流派:儒、道、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则称“九流”)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3.主要学派: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庄子3)墨家:墨子4)法家:韩非子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的生平: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7、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的从政经历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2、孔子的贡献(1)思想上:①思想核心:“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③伦理观上:“性相近也”创立儒家

8、学派思想核心:仁协调人际关系协调统治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