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ID:25994131

大小:58.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4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线索脉络百家争鸣——法家独尊——黄老盛行——儒家主流——受到挑战——融合完善——自我批判趋势: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一统的趋势;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特点:每一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预设问题:1、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参考答案:具体答案视材料内容而定(1)儒家思想的主张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政治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维护封建纲常礼教为前提)(2)儒家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不断

2、的更新、改造,使之更适应时代的需要(如:董仲舒吸收阴阳家、法家、黄老之学,形成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程朱等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3)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政策引导(如: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汉武帝采纳“罢百独儒”,以儒学经典为课本,兴办太学;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元将理学做为考试内容等等)(4)中国历史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更适合儒家思想生存(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儒学受到重视)(5)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偏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百家争鸣:背景

3、: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崩溃;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分裂,诸候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国家尚未统一,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阶级: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出现文化下移。各派主张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后世尊为“圣人”政治:仁:(1)背景:A:矛盾激化: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

4、争霸,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不断加大对人民的搜刮,给人科带来无穷灾难,社会动荡不安。B:时风日下: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社会关系遭到严重破坏。(2)含义:仁者爱人:A: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刑杀;B:老百姓: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3)目的:调整人际系,稳定社会秩序;(4)方法:遵循忠恕之道A:含义: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三点要求:u尊重他人,求同存异。v适度忍让,体谅别人w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5)标准:“克己复礼为仁”(6)评价:进

5、步性: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局限性:A: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B:在当时无法做到的,所以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2、礼(1)背景:A:必要性:社会动荡。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传统的价值观遭到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约束统治者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人民之间的关系。B:可能性:西周初年,礼乐制度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2)含义:做人要克己复礼

6、,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的要求。*何谓礼?制定者?主要内容是什么?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3)方法A:“克己复礼”B: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4)目的: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评价: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的一面。为政以德——孔子的民本思想((1)爱惜民力,以德教化,(2)在以礼治国的同时,改良社会政治)哲学

7、:伦理——中庸之道天命:敬鬼神而远之(注意力放在人类社会,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人性:性相近教育:1.指导原则:有教无类:(1)含义:不分贵族与平民,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2)目的:培养贤者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建立大同社会。(3)理论基础: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和仁爱思想。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4)意义: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2.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含义:A:愤:学生对某个问题

8、急于解决但又无从下手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提出问题)B:启:教师这时要教给他怎样打开思路的行为(思考问题)C:悱:指学生初步解决了某个问题,但却苦于无法表达的另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深入思考)D:发:教师帮助他用准确的语言加以阐述表达出来。(解决问题)(2)意义:A: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B: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C: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