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

ID:46889854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_第1页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_第2页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_第3页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_第4页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第8期总第192期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SOCILSCINCESNo・8Genera1No.192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影响因素探析孟执芳陈梦媛刘楠(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工程系,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山东威海264209)[摘耍]并购海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并以知识转移形式获得该公司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许多企业获得所需关键技术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并购主体要实现并购目标,对跨国并购后知识伏取的影响因素要予以关注,这些影响因索包括:内生性因索(知识的默会性和嵌入性);主导性因索(战略意图和知识转移能力);情境性因索(距离以及东道国);支持性因素(跨国知识转

2、移机制、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关注度)等。[关键词]跨国并购:知识获収: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21]0-04-0一、引言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冇越来越多的国内大中型企业认识到海外技术并购后的知识获取对于提盛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国际上相关经验的不足和缺乏有效的技术并购操作指引,所以近年來许多以获取技术为并购初衷的跨国并购案例均以失败而告终。国内外许名学者对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开拓,但対跨国并购产生的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则关注较少。木文拟分析企业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的影响因素,以期刈•捉高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效率

3、捉供参考。Say12001)指川,完整的沟通模式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步骤所构成的,其沟通主体包扌舌发送者和接受者,沟通过程包括沟通信息编码、选择信息中介、信息的接受、接受者对信息的解码,以及提供反馈给发送者等。①而沟通过程中所而临的环境因素也将影响沟通质竜。②本文根据沟通模式原理对跨国知识转移的解释,结合企业跨国并购后知识获取的相关现实诸境,把该行为模式的主耍相关主体分为以下三类:知识的缔造者和传输者(海外子公司):知识的整合者和执行者(并购主体企业);知识转移的促进者和阻碍者(东道国)。此外,我们将有可能左右该行为模式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内生性因索(知识的默会性和嵌入性):主导性因素(

4、战略意图和知识转移能力):悄境性因素(距离以及东道国):支持性因索(跨国知识转移机制、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关注度)等。二、彩响并购后知识获取的内生性因素:知识的默会性和嵌入性Poay(1967)最早捉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别,并给出了隐性知识(也称暗默性知识)的概念。他指出,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解释的要多。之后,Red和Dei1ppi1990)提出了知识的默会性概念,并首次把默会知识和明晰刘识放在一•起比对,认为与可以用文字、语言、符号等形式表现的明晰知识和比,缺乏具体表现形式的管理诀窍、经验,以及设备操作技巧等默会知识很难编码。④默会知识具有不易表达和复朵收稿日期:2010-11-17

5、作者简介:孟执芳,女,山东行政学院管理工程系教授;陈梦媛,女,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交流学生:刘楠,男,山东省农业银行工作人员。%1FltherOraniatonalLearigJ・AcademyofManagementReviw,200110(4):68—78・E©ReedRandDeflipiCaus1AmbiuiyBarirtIiaton.andSusaiedCompettveAdvant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w.1990,15(1):88-102・031508103性等特点。知识的内化足将吸收的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

6、员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由于组织的行业经验和员工对于职位定义的理解等隐性知识都是基丁一定的组织情境形成的,存在一定的情境嵌入性,并且任何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都无法剥离这些情境孤立地实现。①因此,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关键足耍内化转移知识技术成果的构思、设计、试验等思维逻辑方法,而这也是知识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核心。从金业跨国并购后的知识获取角度來看,由于并购双方所处国家的谱言、文化和消费者特征等均有较大差异,使得默会知识的不易表达性和复杂性显得更为明显,从而增加知识转移和内化的难度,因此企业跨国并购时耍充分考虑默会知识的转移和内化特点。三、爆响并购后知识获取的主导性因索:战略意图和知识

7、转移能力Zak(2002)分析了组织战略与知识战略的缺口,以及双方如何相互对应。他认为,应首先分析组织应该做什么,导出组织必须知道什么,然后分析组织目前知道什么,据此分析知识缺口,最后考虑如何进行知识转移,弥补知识缺口。Sz1nsi1996)认为,正是知识的缺口引导着知识转移的发生。因此,我国企业总部通过分析知识战略的缺口和子公司知识存量的匹配悄况所确定的知识需求,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选择知识获取内容的决定因索。由于企业跨国并购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