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药效学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

ID:46865409

大小:5.18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1-28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_第1页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_第2页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_第3页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_第4页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总论——药效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药效学(pharmacodynamiacs,PD)内容概述:1.药物的基本作用2.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效应:药物的原发作用引起机体器官功能的改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药物作用药物效应NA-R2.药物作用分类按用药目的对因治疗(化疗杀菌)对症治疗(降温药)按作用部位局部作用(硫酸镁)吸收作用(地高辛)按作用先后顺序原发作用—直接作用继发作用—间接作用按作用机制调节(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抗病原体及抗肿瘤(抗菌药)补充不足

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含义: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和作用强度上的差异原因:药物因素、生理因素、药物与机体的作用意义:是药物分类的基础和临床选择用药的依据药物选择性应用针对性不良反应应用范围高较强较少较窄低较弱较多较广4.药物作用的效果——两重性药物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调节抗病原体及抗肿瘤补充(替代)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效果)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不符用药目的)副作用(sidereaction)定义: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3、效应。特点:(1)常用剂量下发生。(2)一般不太严重。(3)难以避免。(4)可以预知。举例:阿托品M受体阻断口干唾液分泌扩瞳抑制瞳孔括约肌心率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解痉内脏平滑肌松弛定义: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分类:(1)急性毒性反应(2)慢性毒性反应(3)特殊毒性反应特点:(1)剂量过大时发生(2)一般比较严重(3)可以避免(4)可以预知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举例1:氯仿(CHCL3)的肝毒性氯仿(CHCL3)应用历史及其肝毒性注:*证实CHCL3具有毒性后仍继续

4、延用了半个世纪二硝基酚加速动物新陈代谢减肥1935年前后,在欧美、巴西等地广泛应用使用后发现白内障者大大增加。1935年春至1937年前后报告177例,其中死亡9例,并报告有1%有失明危险。当1937年被禁用。举例2:减肥药二硝基酚引起白内障定义: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分类: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过敏性休克(2).溶细胞反应:奎宁等引起红细胞自溶(3).免疫复合物反应:类风湿(4).迟发型变态反应:磺胺、氯霉素引起接触性皮炎特点:致敏

5、物:药物代谢产物杂质(1).免疫反应,半抗原(2).与剂量无关,不可预知(3).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4).药理性拮抗药无效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定义:由于药物治疗效果引起的不良反应举例:“二重感染”继发性效应(secondaryreaction)定义: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水平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举例1: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举例2:巴比妥类“宿醉”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特异质反应:特别敏感或特殊反应,遗传异常药物依赖性:生理(成瘾性)

6、精神(习惯性)耐受性:机体对药物不敏感。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不敏感。其他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必须权衡,正确应用5.药物作用的构-效关系化学结构与效应立体结构与效应(左旋)药效的发挥往往与给药剂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有效作用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致死量最大有效量(极量)最小致死量最小中毒量无效量常用量(治疗量)剂量效应致死作用中毒作用(1)量反应含义:药理效应强弱为连续增减的量变。可以用具体数值表示。半数有效量(ED50)药物的强度(效价)☆和效能☆强度表示药物达到一定效

7、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药物间比较时,是指在等效时的量—效关系曲线横坐标上各药的剂量。效能是表示药物的最大效应,纵坐标上最大治疗量时的效应。强度:环戊噻嗪>氢氯噻嗪>呋塞米效能:呋塞米最大(1)质反应含义:药理效应为阴性/阳性、全/无的质变。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致死量(LD50)药物安全性指标治疗指数(TI):TI=LD50/ED50安全指数(SI):SI=LD5/ED95安全界限=(LD1-ED99)/ED99效应死亡二、药物作用的机制理化性质(抗酸药、脱水药、解毒药)参

8、与或干扰机体的代谢过程(铁剂、胰岛素)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钙拮抗剂、局麻药、抗心律失常药)干扰微生物核酸代谢(利福平、氟喹诺酮类)影响免疫抑制(皮质激素类)非特异性作用(消毒防腐药)受体机制(绝大多数药物)受体机制1878年,Langley发现箭毒阻断尼古丁的作用,提出“受体物质”的概念。1908年,Ehrlich正式提出受体概念。1933年,Clark实验推测受体的存在。1948年,Ahlquist提出肾上腺素受体分类。1971年,N胆碱受体被分离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