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韩晶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韩晶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关键词】消渴;糖尿病;屮医;经验【中图分类号1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30-01韩晶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老年病门诊主任医师,西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合并症,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师从韩教授三年,受益良多,现将韩师治疗消渴病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消渴相当于西医学屮的糖尿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韩师认为消渴病的基木病
2、机为阴虚燥热,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证医案》有载:“三消Z症,虽有上、中、下Z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间杂气虚、血瘀、津亏,病久则阴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消渴病的病位在肺、脾胃、肾、三焦,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嗜食肥膏厚味,以致燥热内生,热结津亏;浸液亏少,不能上润丁肺则肺燥多饮;胃阴不足,胃火旺盛则消谷善饥;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浸液,四肢肌肉失于濡养,故见形体消瘦;肾阴不足,肾失封藏,故尿多而浊;燥热亦可伤及于气,以致气虚;津亏则血涩不行,而致血瘀;淤血内生则气机不畅,气结化火,则更伤气阴,久则气血阴阳俱虚,
3、而致阴阳绝离。《医学刍言?消渴》消渴,火证也”。2辨证治疗由于消渴病的基木病因病机为阴虚燥热,故治疗时当以滋肾养阴、益气生津为基本治疗原则,标本兼治。韩师自拟方剂,黄罠、生地、天花粉、知母、山药、麦门冬,黄精、女贞子、葛根、五味子,方中黄罠、山药益气养阴,大补脾阴;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知母、天花粉清热泻火,牛津止渴;麦门冬甘寒柔润,益津滋阴,五味子味酸,收敛耗散之气,合麦冬则酸廿化阴,能敛液生津;黄精、女贞子滋阴补肾。全方益气养阴,泻火生津,脾肾同调,阴阳共补,标本兼治。若脾虚较重者,则配合健脾消食药,增强脾胃运化水谷之功,同时有助于约物的吸收和发挥疗
4、效。常用山楂、山鸡内金、肉蔻等;若气机不畅,则配合理气药,糖尿病患者易心情抑郁,出现肝郁气滞,气机失于条畅,故在益气养阴的同时,配合行气药以调畅气机,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常选用陈皮、枳壳、莱腹子、木香等;若水湿内停,则配合淡渗利湿药,常选用茯苓、白术、慧攻仁、白扁豆等;若肾失封藏,则配合收涩药常用枸杞子、山茱萸、乌梅等;若津气不升,则配合能表药以升举阳气、布散津液,引药直达病所,常用桂枝、柴胡、升麻等;若痰瘀阻滞,则配合祛痰化瘀药,常用半夏、桑白皮、丹参、红花、桃红等;若阴损及阳,则配合助阳Z品,常用肉桂、杜仲、附子等。3典型病例李某,男,42岁,某公司职员
5、。初诊时间:2011年9月22日。主诉:多饮、多尿3月余。现病史:患者3个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症状,每日饮水约4000ml,尿量与之相当,伴神疲乏力、手足心热、大便澹薄。于当地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10.8mmol/L,自行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呱,Bid,早晚各1片,血糖控制不理想,约10.Ommol/L左右,为系统诊治来我院韩师出就诊,病程中患者体重下降约5kg,睡眠尚可。诊查:发育正常,形体偏胖,面容憔悴。空腹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口8.5%,尿糖(+),尿酮体(一),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脾
6、胃蕴热,伤及气阴,以致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之品。处方:黄罠30g、生地15g、天屁粉10g>知母10g>山药15g>麦门冬15g,黄精15g>女贞子15g、葛根10g>五味子10g,柴胡15g、桂枝10g,口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餐前分服,并嘱患者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二诊:上药服用一周后,患者多饮多尿减轻,神疲乏力症状冇所缓解。测血糖9.3rnmol/L,尿糖(+),原方鸡内金15g、肉蔻15g。三诊:服上14剂后,口渴、多饮、多尿、口渴、神疲乏力症状明显减轻,血糖8.5mmol/L,尿糖(一)。上方减滋阴药剂量,去葛根、知母。四诊:服上药
7、14剂后,诸症消失,体重增加,血糖6.5mmol/L,嘱其中药守上方,患者服上药50余剂后,血糖5.8mmol/L,无其他不适住猪。嘱患者连查3个月空腹与餐后2h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迄今1年余,未见血糖异常。4小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饮食及口益加重的社会压力等因素,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呈日益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7000万,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韩师从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在糖尿病的预防和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韩师从消渴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出发,从阴虚的本质上调理疾病,并兼顾燥热之标,自拟良方,并根
8、据个人的不同体质、患病的不同类型合理辨证,予以加减。其宝贵的临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