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进展作者:杨振华,郑建红,常效春【摘要】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ade.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受体的结合,可产生扩张血管、排钠利尿、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作用,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选择性强,对AngII效应的拮抗作用更完全而不良反应更少,故ARB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关键词】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人体
2、血压、电解质、血容量、心血管结构的改变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原在循环或局部肾素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Angl),AngI可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内皮细胞内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AngII是RAS的主要介质,研究表明,AngII只有在与特异性血管紧张肽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1]。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拮抗AngII受体使AngII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降压及有效保护靶器官的作用。1ARB的药理学研究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进展作
3、者:杨振华,郑建红,常效春【摘要】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ade.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受体的结合,可产生扩张血管、排钠利尿、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作用,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选择性强,对AngII效应的拮抗作用更完全而不良反应更少,故ARB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关键词】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人体血压、电解质、血容量、心血管结构的改变
4、及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原在循环或局部肾素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Angl),AngI可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内皮细胞内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AngII),AngII是RAS的主要介质,研究表明,AngII只有在与特异性血管紧张肽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1]。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拮抗AngII受体使AngII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降压及有效保护靶器官的作用。1ARB的药理学研究1.1Angll受体分布及其功能研究表明,AngII受体有4个亚型,即ATI
5、、AT2、AT3及AT4,AT3及AT4受体作用目前还不清楚。ATI及AT2受体对心脑血管及肾脏影响较大,尤其是ATI受体,它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成员,具有7个跨膜区域及与G蛋白耦联的竣基终端。ATI受体可调控Angll所有重要的心血管活动及已知的临床效应,ATI主要分布在血管、脑、心脏、肾脏、肾上腺及神经组织中,其主要功能是介导血管、心脏的收缩、促进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抑制肾素分泌,促进内皮素分泌,促使血管加压素释放,促进细胞凋亡,加速血管和心肌纤维化,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超氧化物的形成,促进血栓形成,而
6、AT2主要分布在肾脏、心脏、血管平滑肌、脑、肾上腺及损伤的组织中,具有抑制组织生长,抑制细胞分化和凋亡[2,3],对抗心肌纤维化,抗血栓形成,促进肾脏缓激肽及一氧化氮的形成。1.2ARB的药理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AngII除由经典的ACE途径形成外,还有另一途径为AngI通过食糜酶、组织蛋白酶、心脏糜蛋白酶、组织纤溶蛋白原激活酶等作用下,转化为AngII,此非经典途径(或非ACE途径)产生的AngII是整个Angll的主要来源。由于ARB拮抗经ACE途径和非经ACE途径产生的血管紧张素II与ATI受体结合,可更直接、更完
7、全、更具选择性地阻断RAS的末端,抑制肾上腺、心脏、血管的醛固酮合成和基因表达,且不引起醛固酮逃逸。ARB属于非肽类化合物,口服有效。目前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ARB有氯沙坦、颔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西力酯、依普沙坦以及奥美沙坦酯。它们均存在首过效应.T1/T2均较长,且谷/峰比都超过50%,故作用平稳而持久,其中,厄贝沙坦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为60%"80%,依普沙坦最低,仅为13%~15%。研究还表明颔沙坦、依普沙坦、厄贝沙坦及替米沙坦具有直接活性作用。不需转换就可起作用,而氯沙坦
8、及坎地沙坦本身不具有活性作用,需转换才具有活性作用[1,4]。由于不同种类的ARB药代动力学的特性,如生物利用度、半衰期,与ATI受体阻滞程度以及解离速度的不同,其临床效果是不一样的,其中氯沙坦及纟颉沙坦作用相对弱一些,而替米沙坦作用相对较其他ARB好得多[3,5]o1.3ARB耐受性及其安全性研究表明ARB耐受性能好,由于其不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