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

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

ID:46817149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_第1页
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_第2页
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临床观察【关键词】调气运脾汤;糖尿病并发症;抑郁症;中医疗法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心理障碍者可达50%,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止常人群的3倍ll]o改善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抑郁情绪可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疏川:解郁、调气运脾除湿为法,自拟调气运脾汤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观察病例来源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4〜68岁,平均(58.47±10.38

2、)岁;糖尿病病程(9.37±2.12)年,抑郁症病程(3.22±1.24)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9±10.78)岁;糖尿病病程(9.85±2.24)年,抑郁症病程(3.35±1.48)年。2组患者性別、年龄及糖尿病、抑郁症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g家咨询报告与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o抑郁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诊断标准执行。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

3、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中医诊断学》[5]。主症:情绪抑郁,兴趣减退,多愁善感,头少困重,食少纳呆,胸胁脫腹胀闷或胀痛,大便澹而不爽。次症:咽部异物感,气短懒言,口中黏腻,恶心欲呕。舌脉:舌质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口滑,脉弦滑或濫缓。主症3项,次症2项,结合舌脉,即对辨证为肝气郁滞、湿邪困脾证。1.3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空腹血糖(FPG)v8mmol/L,餐后血糖(2hPG)<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v8.0%者;③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④中医辨证属肝气郁滞、湿邪闲脾证;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4排除标准①不

4、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严重感染者;③有严重的心、肝、肾、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能按规定用药治疗及精神病患者;⑥过敏体质或有对多种药物过敏史者;⑦治疗前1周内使用其他抗抑郁药者。2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在维持原基础治疗(控制饮食、适暈运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采用调气运脾汤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0g,A芍15g,当归10g,郁金10g,陈皮10g,厚朴10各茯苓10g,石莒蒲5g,A术15g,苍术15g,合欢皮9◎每日1剂,煎取200mL,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

5、组在维持原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川盐酸氟西汀(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16+H20070375)治疗,20mg,每口晨起饭后顿服。所川药物均由木院药剂科统一调配。疗程均为8周。2.2观察指标及方法①采川拜安易血糖仪检测FPG及2hPG每周1次。②采川PRIMUS公司生产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试剂盒检测HbAlc,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③治疗前后对各项症状进行计分[4]。各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主症分别计为0、2、4、6分,次症分别计为0、1、2、3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二[(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

6、%。④治疗前后各测评1次抑郁口评量表(SDS)评分⑹。⑤女全性观察: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2.3疗效标准参照相关文献⑺拟定。临床控制:疗效指数≥75%;显效:75%>疗效指数≥50%;有效:50%>疗效指数≥30%;无效:疗效指数<30%o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2组血糖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lc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

7、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2组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lc比较3.2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4例(13.33%),显效10例(33.33%),有效11例(36.67%),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控制2例(6.67%),显效8例(26.67%),有效11例(36.67%),无效9例(30.00%),总有效率70.00%o经秩和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3.32组治疗前后抑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