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7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7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XX年3月〜XX年5月87例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5〜98min,平均47min,中转开腹1例(阑尾残端朽烂无法镜下修补);术中出血10〜25ml,平均15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12h;住院4〜7d,平均4.6d;切口感染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安全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坏疽穿
2、孔性阑尾炎;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XX年来,腹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因为创伤小、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同时对腹腔干扰小,远期肠粘连少等优势,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本院XX年3月〜XX年5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8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7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男49例,女38例,年龄14〜71岁,平均34.4岁,病史6〜74h,平均21h;穿孔性阑尾炎57例
3、,坏疽性阑尾炎29例,其中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性者17例。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压,全腹膜炎表现者35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5〜18.3)X1012/L,胸片、心电图结果未提示严重心肺疾病,大于65岁者作肺功能测定。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手术方法全部患者采用静脉全麻,仰卧位头低足高,左侧倾斜15°〜XX年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本组患者情况,笔者对腹腔镜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有如下几点体会:3.1阑尾残端的处理是关键对于开放阑尾切除都有体会,阑尾残端漏是阑尾切除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
4、往往与阑尾残端处理是否牢靠及阑尾根部是否坏疽有关,故可靠处理阑尾残端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必要措施。有术者在距根部3mm用剪刀或超声刀离断阑尾,残端不包埋,如遇根部穿孔,无法使用钛夹或Endoloop,则直接剪断,电灼后残端"8"字缝合。阑尾残端和分离面涂以生物蛋白胶,以防止残端痿和肠粘连[3]。笔者认为只要能在腹腔镜下缝闭残端肠腔,打结注意用力大小,避免缝线切割水肿肠壁,再覆盖部分阑尾系膜或结肠脂肪垂,术毕在残端附近安放引流管。完全可以达到开放手术下处理残端的效果。本组5例采用8字缝合处理残端,术后无消化道
5、出血、粪痿发生。这要求术者具备腹腔镜下缝合,打结的技巧3.2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文献[4]报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后切口感染率11.9%,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可达13.6%〜54.4%。董小刚等[5]研究发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总感染率为4.0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感染率为1.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感染率为5.13%,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为14.29%。本组切口感染率约为2.3%o其原因可能为通过穿刺鞘或避孕套取出阑尾,减少了细菌与切口接触机会,有利于保护切口,同时穿刺孔对腹壁组织的
6、损伤远远小于传统切口,利于修复及抵抗细菌入侵,从而减少切口感染。腹腔镜下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对肠管浆膜面的损伤,保证腹腔组织器官有一个湿润的环境,浆膜间摩擦少,术中彻底止血、冲洗、吸尽脓液,减少肠粘连机会、减轻肠粘连程度[6]。本组随访2〜28个月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3.3利于探查腹腔情况腹腔镜手术较之开放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较小的切口全面探查腹腔,减少误诊及无谓扩大切口造成对患者的伤害。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往往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给临床医生诊断带来困难。腹腔镜视野不受患者肥胖、阑尾位置限制,并能到达开放手
7、术时视野无法到达的位置,如盆底、左侧结肠旁沟、肝下间隙,并实施吸引、冲洗、置管引流等操作[7]。对于术前诊断不明又考虑阑尾炎的全腹膜炎患者,利用腹腔镜探查更具有优势,不仅可以减少误诊机会,就算发现腹腔镜下不能解决的其他问题,也会因为定位准确,减少盲目开大切口探查对患者的伤害3.4住院时间缩短开腹阑尾切除术通常住院时间为6〜9d,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往往因为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KehagiasL等[8]研究表明,LA平均住院时间为2.2do杨纯金等[9]报道一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为(5.2±1.4
8、)d,明显低于开放手术患者的(15.8±8.5)do本组患者住院4〜7d,平均4.6d,这是由于腹腔镜手术肠道干扰小,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及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低,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总之,综合文献及实践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对一些诊断不明,肥胖或是女性患者更是获益[参考文献]:1]王雪清,张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47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3):362-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