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638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磨课中学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磨课中学会研究【摘要】“好课多磨”,要设计好一节课,应从目标的定位、学习材料的选择、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起点与认知规律等多方面考虑,让学生先学扎实,再学创新,逐步提高要求,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本文笔者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为例,对磨课的重要性以及上好一节课该遵循的基木规则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蘑课俗话说:“好事多磨”,好教师都是“磨”岀来的,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磨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在“撑杆跳”中,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获得新的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
2、种“咬定青山不放松,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的精神。“好课多磨”,要设计好一节课,应从目标的定位、学习材料的选择、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起点与认知规律等多方面考虑,让学生先学扎实,再学创新,逐步提高要求,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磨课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该遵循的基本规则,那就是:一、在磨课中,学会课前研究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钻研教材,通俗地说就是读教材、理解教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
3、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如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耍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与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Z内。所以本节课中•不能盲目地提高教学要求。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是以“平均分”为基础,与倍数也相通,同时又是后继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钻研教材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对教材作出恰当的处理
4、。本教材是将“认识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整合为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对分数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将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是它的几分Z几。二、在磨课中,学会处理课堂上的生成课前预设教学流程时,要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教学中,教师最希望学牛能按预设的程序进行,害怕出现生成不会处理。其实,课堂上可能会因为生成而精彩。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折出圆形的二分Z—时,学生说这条折痕就是圆形的对称轴,其他学生检查口C的图形后表示赞同,此时我没有发表意见。在创造几分之一时,学生介绍四分之一的折法时,说:“
5、把长方形对折再对折,把对称轴的折痕画出来,平均分成了4份,把其屮的1份涂上颜色,这1份就是长方形的四分之一……”不等该学生说完,就有学生举手表示有意见。他们认为:这2条折痕中只有1条是对称轴,不能说把对称轴的折痕画下来,确切地说是把平均分的折痕画出来。创造二分之一时,折痕是对称轴,辨析的理由不充足,所以暂时放一放;创造四分之一时,争辩时机到了,折痕中有对称轴,也有不是对称轴,所以给时间让学生辨析,达成共识,再次加深学生对图形对称轴的理解。因此,一旦课堂上出现生成,教师不要手忙脚乱,而要思考:要不要处理?何时处理?怎么处理
6、?三、在磨课中,学会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山不知到知、山知Z不多到知Z甚多的逐步转化过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潜能外化的规律,所呈现的教材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识二分之一后,学生能创造几分之一,接着会创造几分之几。其实这样想、这样做的教师把学生估高了,到最后只有几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其他学生都很茫然,学习气氛沉闷,原因就是把要求拔得太高。“从整数的认识到分数的认识是一次质的飞跃”是有道理的,二分之一还没认识到位,学生怎么会去创造其他的分数呢?所以在教学时,设计改为
7、:(1)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引出二分之一;(2)重点认识二分之一,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并折出图形的二分之一;(3)创造儿分之一;(4)创造儿分之儿。这样设计,从集体学到自主学,学生具备了学的条件。在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从不会到会,从学会到会学,更利于后续知识在课改中磨课,给我的启示很多。有些时候设计的课,实际教学时出现较多问题,没有达成预期H标。后来想想,要设计好一节课,应从目标的定位、学习材料的选择、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认知起点与认知规律等多方面考虑,让学生先学扎实,再学创新,逐步提高要求,真正让每一位学生
8、部有所提高和发展。总之,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能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能让教师更加沉稳、有序、巧妙地把握好教材。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磨练,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磨课。“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教学这条路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