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9428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110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110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分析。方法:分析符合PSD诊断的"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抗抑郁治疗前后SDS.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老年PSD发生率46.4%,其中以中度抑郁为主占64%,临床表现特点为情绪低落易失控,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和昼夜睡眠颠倒等。在积极治疗原发病、规律心理疏导、配合SNRI药物治疗1个月后,SDS、HAMD再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老年人PSD发生率高,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NRI)类药物治疗,规律心理疏导有积
2、极效果,故在重视原发病治疗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关键词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7年5月住院年龄》60岁的脑卒中病例237例,其中男14例,女95例;出血性卒中53例,缺血性卒中184例;初次卒中207例,>2次卒中30例;单一部位196例,多部位41例。诊断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口],经头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在发病3周以内有重度痴呆、失语、意识障碍、耳聋,以及原有其他严重身体疾病等影响抑郁情绪表达者。且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标准(CCMD-3)O采用Znng抑郁
3、自评量表(SDS)评定.Hamcilton抑郁量表(HAMD)测评,总分<8分无抑郁,>8分轻度抑郁,>17分中度抑郁,>24分重度抑郁。治疗方法:确诊为PSD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条件许可后规律心理疏导1~2次/日,加用百优解20mg1次/日,用药4周后再次测定[2]°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PSD发病率:237例脑卒中病例中确定PSD为110例(46.4%,其中男69例,女41例,轻度抑郁31例,中度抑郁51例,重度抑郁28例)。PSD临床特点:110例PSD患者病后均出现情绪低落,易失控伴焦虑,
4、易疲劳,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失眠和昼夜睡眠节律颠倒。对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缺乏信心,部分出现悲观、绝望感及自杀倾向,不配合医护治疗等。PSD发生的相关因素[3]:①中小学学历或以下者24例(21.8%),中学(中专)学历73例(66.3%),大专以上学历13例⑴.8%)文化程度较高者PSD发生较文化程度较低者高,但自杀倾向者亦多集中于文化程度较高者。②首次卒中PSD发病率37.8%,单一部位卒中(41.2%)比多次卒中(53.6%)、多发部位卒中(54.7%)要低。③性格内向,不主动与别人交流,少言的患者PSD发病率(73.2%)明显高于性
5、格外向、主动与别人交流W(29.2%)o④神经功能恢复满意者PSD发病率(32.7%)较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69.4%)明显要低。⑤经济基础差,不能独立承担医药费及日常生活费用者PSD发病率(62.7%),较经济基础好<(37.9%)明显高。⑥家庭或社会成员不能负担经济及无照顾承受能力不能充分关爱护理<(63.4%)较有以上承受能力<(22.5%)明显高。⑦卒中病灶位于左半球者PSD发病率(62.1%)较右半球<(33.2%)要高。⑧在出血或缺血卒中,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不同住院周期组PSD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结果:"0例PSD患
6、者经抗抑郁治疗4周后,再次HAMD评分,以减少率作为判断指标,减分率》75%为治愈,<25%为无效,25%-75%为好转。讨论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伴随症状,发病率差异较大,老年组为20%〜66%,本组资料为46.4%属偏高水平。PSD的发生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卒中次数、卒中部位数呈正相关。与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经济基础、家庭成员或社会成员的关爱程度呈负相关。左半球卒中者PSD发病率较右半球者要高。而卒中类型、性别、年龄、住院周期长短对PSD发病率无明显影响。PS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①神经内分泌因素;卒中后
7、脑组织病损致神经递质失衡,愉快中枢兴奋性下降,影响正常情感反应。②躯体神经功能缺损,而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精神压力增大;③社会因素:如单位、家庭成员为其经济支持、关爱程度不够。总之,老年人PSD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SSRI类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宜早期干预长期随访。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380.2谢瑞满•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进展•世界临床药物,2005,26(9):533-536.3龙洁,刘永珍,等•卒
8、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1,34(3):145-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