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

ID:46765655

大小:49.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_第1页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_第2页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_第3页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_第4页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性瘫痪(婴儿脑瘫)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性瘫痪摘 要:脑性瘫痪危害极大,本文从其发病因素、病理改变入手探讨了脑性瘫痪的原因和病理分型,着重介绍了脑瘫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矫形器的应用、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脑性瘫痪(脑瘫)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一、定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行为异常等。在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小儿脑性瘫痪成为引起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是小儿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影响

2、小儿身心发育。Panethandkielyconcluded指出自1950以来,脑瘫发病趋势几乎没有变化。发病率20‰~30‰。男孩略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1.13:1~1.57:1。脑瘫瘫痪属于中枢性,其病因出现在脑的生长发育时期,脑损伤为非进行性,临床症状一般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脑瘫可发生于胎儿的任何时期,发病存在多种方面的因素。二、脑瘫危险因素凡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可引起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中枢性运动障碍的各种因素,为脑瘫危险因素(或称脑瘫致病原因)。脑瘫危险因素可分为胎儿期(妊娠期)产前因素、出生时(围产期)产时因素,及新生儿期产后因素三方面。1.产

3、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暴露于有害环境,进食含有害物质的食品。母亲患有特殊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心脏病、癫痫、妊高症,服用孕激素、雌激素等,以及高龄、高产次、多孕次、死胎史、早产史、吸毒、酗酒、母亲孕期高温环境工作、孕期阴道流血、孕期营养障碍、丈夫同室吸烟,母亲智力低下等。经上行或经胎盘,胎儿宫内感染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多胎妊娠,胎儿发育迟缓,胎盘、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母婴血型不合。胎儿脑发育不良或脑发育畸形。遗传因素也可能为脑瘫危险因素之一。2.产时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缺氧、早产、过期产、剖宫产、急产、产伤、胎头吸引、难产、脐带绕颈

4、、巨大儿、多胎、低体重出生、颅内出血,核黄胆等。3.产后因素:出生后一月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脑炎,脑外伤,CO中毒,重度肺炎等。对脑瘫危险因素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早期发现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有危险因素的小儿身上。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小儿出生后表现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受惊吓;出生后喂哺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差;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少;异常的肌张力及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运动发育落后,应高度怀疑有小儿脑瘫的可能。脑瘫患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出现脑的弥漫性病变和神经变性。三、脑瘫病理变化脑瘫病理变化可表现为脑

5、弥漫性病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生,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白质软化,脑白质丧失,脑软化囊腔形成,脑积水,各种脑畸形。大脑病变部位与功能障碍相关,大脑皮质及锥体束受损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瘫痪,手足徐动型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基底核,共济失调型病变主要在小脑。四、脑瘫分型脑性瘫痪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方法。临床根据运动障碍分为痉挛型(spasticity)、手足徐动型(athetosis)、强直型(rigidity)、共济失调型(ataxia)、震颤型(tremor)、肌张力低下型(atonia)、混合型(mixed)、无

6、法分类型(unclassified)。根据累及部位分为:单瘫(monoplegia)、截瘫(paraplegia)、偏瘫(hemiplegia)、双瘫(diplegia)、四肢瘫(quadriplegia)、三瘫(triplegia)、和双偏瘫(doublehemiplegia)。(一)根据运动障碍分型1.痉挛型此型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病人的60%~70%。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切内收,肩胛带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

7、难,踝关节跖屈。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坐位开始时头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下时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由于跟腱收缩,足跟不能着地而呈踮足。大腿内收肌紧张行走时呈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仍阳性。2.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20%,病变主要累及锥体外系,临床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患儿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及无效运动增多。紧张时不自主运动增多,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若颜面肌肉、舌肌及发音器官肌肉运动受累,常伴构音障碍,吞咽障

8、碍碍等。单纯手足徐动型腱反射不亢进,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