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46671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提高语文课例研讨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提高语文课例研讨的实效性摘要:课例研讨作为各级教师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的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利用课例研讨有效地改善课堂并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如何改变课例研讨中停留于理念层面的研讨和热门术语的不断重复?本文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课例研讨观察项目课堂行为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例研讨越来越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尤其在中小学,已经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一人主讲,多人异构,或课后评课。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所有进行过此类研究活动的学校几乎异口同声地称快。但是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诞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课例研讨之后,组织
2、者和参与者普遍感到教师自身的提高开始处在徘徊状态一一研讨来研讨去总是离不开那几个理念,摆脱不掉耳熟能详的一批热点术语。诸如“人文性”“诗意语文”“学生主体”“生态课堂”……课堂教学的因素千变万化,但要点只有两个:一是科学的教学内容,一是有效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调整教师观课、评课的视和,方可提高课例研讨的实效性。一、以观察项目的转向为基础进行观课转向之一: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关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程序回答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按照教师正常的教学准备的顺序,理应先确定“教什么”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决定“怎么教”。换句话说,如果教学内
3、容有失偏颇,那么越是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使得教学效果向偏离主体教学目标的方向驶去。一篇课文承载的东西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具有教学的价值。土松舟老师对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这样的建议,笔者认为值得借鉴:一看有没有语文的特征,即语词意义、结构章法、修辞逻辑等等;二看冇没冇文本的特点,即本文的独特性。如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E复iI:;现的句式、突出的细节描写等等;三看有没有统领的特色,即灌注全文的突出特点;四看有没有迁移的特性,即在同类文体或相似材料的表达中可以迁移运用。请看《青蛙看海》的教学片断:教法1师:同学们,人家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按照苍鹰的说法去做看不到人海,按照松鼠的方法
4、去做就看到大海了呢?/生1:因为青蛙不可能像苍鹰那样一下子飞那么高。/生2:松鼠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跳的。/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生3: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教法2师:同学们,人家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按照苍鹰的说法去做看不到人海,按照松鼠的方法去做就看到大海了呢?生1:因为青蛙不可能像苍鹰那样一下子飞那么高。/生2:松鼠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跳的。/师:是啊,所以松鼠说“好!你一定能看到人海。”可是,老师觉得可能青蛙不太明白松鼠的意思,如果我们替松鼠说得清楚一些,青蛙一定会跳得更有劲。想想,横线上的内容应该怎么填?/(出示)“好!只要,你就一定能看到大海。”
5、这两个片断的教学意在揭示课文主旨,“教法1”和“教法2”显然都已经完成了任务。乍看上去,两个片断的区别属于教学手段的不同,实则不然。教法1采取的方式是提问:“读到这里,你明口了一个什么道理?”属于“直接揭示课文主旨”。隐性存在的原因是教师更侧重于关注课文主旨,以揭示主旨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法2采取的方式是填空,把松鼠话语中略去的与主旨相关的内容说清楚,使学生进入对话的情境,属丁•“引导学生体验主旨”,其效果可能引起学生从“看海”这件事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如果要追究教学内容的重点的话,应该是侧重于学生的表达。教学手段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方面也可以决定教学内容落实的效果。转向之二:从记
6、录教的活动转向记录学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己经习惯于从“教”的角度观察课堂,经常被教师大段大段抒情的话语所打动,也经常叹服于教师对文字的深入透彻的解析,亦或欣赏教师精心设计的过渡语,使得教学一个个环节之间不留空隙。必须承认,这些均能够反映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深厚。但是,如果把这些教师表现出的种种全部去掉,只留下学生活动的画面,又会是怎样的?在对大量的课堂做了这样的技术处理后,原本从教的角度看很连贯的一节课,逐层推进,当你只看学生活动的时候才发现,学生们横向之间毫无联系,你学你的,我说我的;纵向之间的思考、回答等等也没有连贯性,不能体现学习向纵深推进了,非常
7、零散,没有结构。这就提醒我们,听课过程中不仅要记录教师呈现的教学环节,诸如“情境导入”“初识大意”“领悟意境”“读写迁移”等等,还要从学的如度观察“读懂了什么?说出了什么?写下了什么?”……从学生活动的角度观课,主要观察:学生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做了这些之后会怎样?教师做了哪些事情?教师做了这些之后引起了学生的哪些反应?二、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为目的展开评课过去对教学木质的认识停留在理念层面的时候,对课堂教学的分析人致可以提炼成这样的句式,问:你教了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