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

ID:46731277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_第1页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_第2页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_第3页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_第4页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構建我國出口戰略的幾點思考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實行獎出限入的對外貿易政策以來,對外貿易迅猛發展。2005年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然而這一驕人成績背後真實的含義卻是:外商主導我國出口貿易局面已經形成。2005年其出口規模已占我國出口規模55%,其高科技產品出口更是占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的85%!2005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平依然在全球位居110位,遠非經濟強國。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產品鮮有競爭力,甚至不如韓國,海爾和聯想是僅有的兩個活躍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品牌縱觀歷史,通過貿易強盛的國傢無一不是通過產品具有競爭力而獲得豐厚的利潤來實現的。而我國卻因為出口産

2、品價格低廉,連續11年成為國外反傾銷最大受害國,貿易沒能強國的原因不言自明一、制定全方位的出口戰略長期以來,我國未能分別根據我國產品的競爭優勢,將出口商品結構與出口地理方向合理地結合起來。具體表現在出口産品結構相似,出口地區集中。企業為爭奪國外客戶,不惜同室操戈,采用低價競爭策略,致使我國貿易條件不斷惡化,貿易摩擦日益加劇,嚴重損害瞭我國對外貿易利益。而一些有發展潛力的出口地區尚未充分開發利用。如我國蔬菜出口對象主要是美、日和歐盟等發達國傢和地區。這些國傢往往都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發源地,形成對我國出口的障礙。而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對蔬菜的需求很大,技術性貿易壁壘較低,但我國對這些國傢的出口較

3、少。再比如,我國機電産品70%都出口到美國、歐盟。這些國傢環保指令、技術專利等使國內企業一次次迎考。南美市場卻是一個廣闊、尚未充分開發的市場。以巴西為例,2006年上半年巴西對電子產品和傢電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進口總額89.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其中音響和錄像設備進口增長70%,信息設備進口增長73%,電信設備進口增長55%,而我國出口到巴西的主要是小型商品如鑰匙扣、服裝、玩具和電子表等,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所占份額很小。因而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及我國產品的特點,應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會的作用,有步驟地調整我國出口的地理方向,引導企業出口市場多元化,盡量避免出口紮堆的現象和低價競銷的現

4、象國傢出口戰略的戰略性表現在重點鼓勵有潛力出口行業,而不是對所有出口進行鼓勵。美國“國傢出口戰略”根據經濟增長、就業增長及出口戰略的需要確定瞭半導體、電腦、通訊、環境保護、咨詢軟件工業及服務業等高科技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6大重點出口產業,並據此進行資源配置,使現有資源流向政府優先考慮的最佳出口部門,提出具體行業出口促進戰略在以信息技術,知識為特征的全球經濟化背景下,根據我國國情,筆者認為我國可以考慮確定以下產業為重點出口產業:(1)髙新技術行業。尤其是納米,生物,航空,通訊。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3200萬人,研發人員達105萬人,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這是構建我國競爭力的最大優勢。(

5、2)服務貿易行業。服務逐漸成為多數產品增值的主要來源,成為衡量國傢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我需要優先發展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以降低對外貿易成本。(3)深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出口絲綢面料數量最大的省份浙江出口綢緞的90%是真絲綢的初級產品,技術簡單、附加值極低,隻有國外先進國傢的幾十分之一。出口綢緞的品種過於老化,創新品種少。幾十年不變的雙綢、素綢緞、喬其紗、斜紋綢仍是出口的主要品種,這已嚴重制約瞭浙江綢緞的品牌效應。實現出口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轉變可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勞動力,在

6、國際市場上獲得較高的比較利益二、將對外貿易同產業結構升級結合起來長期以來,我國沒能將貿易同國內產業升級緊密地結合起來,表現為單純追求對外貿易規模增長。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以汽車產業為例,汽車一直是中國竭力保護扶持的對象,在我國是具有潛在的“戰略性”,是應用戰略性貿易政策很好的候選行業。戰略性貿易政策實施的約束條件之一是國內存在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並且寡占企業的數目不能過多,否則會導致壟斷利潤的消失,無法取得貿易政策的預期效果。而目前我國汽車整車生產廠傢遍地開花,達到100多個,超過日本,美國和歐洲的總和!沒有一傢達到具有開發系列產品能力的200萬輛規模。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競爭越

7、來越激烈,相當部分企業在資本、技術、市場等方面處於劣勢,這部分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大規模的兼並和收購應該已經在國內汽車行業展開。但實際上,企業數量的減少速度很慢,並購十分艱難,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效率較低的企業仍然在繼續虧損生產。早在中國人世前就有專傢分析指出,如果把國內絕大多數汽車廠傢進行破産或兼並,然後在若幹內企業的基礎上,利用國外技術甚至資本,建立2-3傢年產100萬輛以上的汽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