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

ID:46725282

大小:7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_第1页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_第2页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_第3页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_第4页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自我發展戰略研究2010年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十周年,2010年4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今後10年西部大開發必須要以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西部新10年政策方向表明,培育西部自我發展能力是中央今後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西部地區在“十二五”時期發展的核心和重點將圍繞西部農業發展展開。一、新時期我國西部地區農業自我發展形勢和思路十年來,我國西部地區農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政

2、策機遇,但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西部地區農業發展總體水平還較低,與全國其他地區的發展差距還很明顯,現代農業發展任務還十分艱巨。新時期西部農業要實現自我發展,內部和外部均面臨一些新情況(一)優惠政策框架逐步完善,政府投資拉動式發展向政府指導帶動式發展轉變前十年西部大開發涉農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三類,即稅收優惠政策、土地優惠政策以及外資投資優惠政策。政策正在由'‘輸血”向“造血”演進,2005年以前,政策多以輸血為主,主要通過轉移支付、對口幫扶等手段,預計“十二五”期間,國傢對西部地區的支持方式將更

3、多地圍繞如何增加地區農業自我發展的切入點,依托産業和科技,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培育農業企業自主創新,擴大對外經濟合作,發展外向型農業,實現區域經濟活力的提升(二)耕地資源約束日趨嚴峻,粗放式自我發展向高效集約式發展轉變西部地區人均經營耕地面積為2.5畝,盡管面積大於東中部地區,但水資源匱乏、土壤肥力差、多處於山區和沙化地區,可利用耕地資源不足。又因為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遠近結合,每戶耕地又被分成若幹塊。小規模且分散的生產方式增加瞭我國發展農業集約化經營的難度。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我國耕

4、地資源還將繼續減少。我糧食生産的重心正逐漸從東部向內地再向西部地區轉移。占國土面積1/6的新疆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後備生產基地從資源條件上看,受耕地資源約束和農作物高產技術等不確定性影響,西部地區必須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應用現代科技和裝備、適度集中土地和強化組織管理,集約投入生產要素,提高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實現粗放型增長向高效集約型增長的轉變。“十二五”期間,政府將重點圍繞耕地資源合理配置和優化升級,引進先進的土地復墾整理技術、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高效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中低產田改造技術、農作

5、物超高產技術等途徑,同時吸引和帶動農戶、企業及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綜合開發(三)農業功能不斷分化,傳統式發展向特色式發展轉變“十二五”期間,際競爭將更加激烈,競爭的焦點是創新能力與特色優勢。在這一背景下,引導、扶持優勢特色農業的發展,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優選擇。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既要挖掘地方傳統特色產業,又要在生產食物和植物纖維等農產品傳統經濟功能的基礎上,拓展如能源替代功能、勞動力吸納促進功能、休閑觀光、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功能等西部地區具備發展特色農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如內蒙、新疆、西藏,疆域遼闊,

6、擁有大面積各類草原,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的佳地;又如雲南、廣西、貴州一些熱帶作物區,蘊藏著豐富的熱帶生物資源,煙草、糖料、蔬菜、油料、咖啡、藥材、花卉、水果等已具有一定規模。這些都為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提供瞭最基本的條件。同時,立足於西部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如西部地區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新疆、甘肅、內蒙、寧夏等地沙質土壤隻要能得到充分水分和營養,作物就能實現優質高產。因此開發適宜的新作物品種,發展設施農業、精細農業是西部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再者,西部地區歷史悠久、發祥瞭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同時也是眾多

7、少數民族聚居地,其農業正在向觀賞、休閑、美化等方向擴延,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等新型農業形態也迅速發展成為與農產品生產並駕齊驅的重要產業(四)生態環境日益退化,資源消耗式發展向可持續發展轉變生態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而農業是對資源環境和生態條件依賴性最大的產業,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環境條件是農業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礎。西部地區省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1%,但其中包括瞭生存環境條件惡劣的沙漠、高原地帶。與此同時,地區許多資源已被過量開采,在非再生性資源呈絕對減少的同時,可再生資源明顯顯現出衰

8、減態勢,如雲南省森林覆蓋率,已經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0%,下降到現在的50%。土地鹽城化、草原退化在內蒙古普遍存在,其河套平原、西遼河平原尤為嚴重。新疆在土地開發過程中,由於缺乏合理規劃,對土壤和水資源利用不當,致使土地鹽漬化迅速擴散。青海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及我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我國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全省80%的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場載畜量平均下降30%,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嚴重,荒漠化加劇,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