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

ID:46442805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60-01脑血管病是常见病Z-,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3以上。据Kurtzke(1989)报告,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总脑血管病的62%0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出现,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英危害口趋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意外(或称脑卒中)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70%,随着

2、CT扫描、磁共振成像(MP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大多数病人可获得早期确切的定性、定位诊断。急性脑血管疾患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诊,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死率其高,我院于2008〜2011年5月共收治各类脑血管疾患56例。在各类脑血管病例中,有脑血栓形成(简称脑血栓)27例,脑栓塞3例,脑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下面根据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各类急性脑血管病56例中,男性37例,女性18例。年龄22〜87岁,以60〜79岁较多。2、诱因:本文资料冇明确诱因记录如睡眠

3、中发病、情绪激动、劳累、饮酒、进餐、排便、休息、咳嗽等。安静状态下发病者以脑血栓多见,活动屮发病以出血性疾病为多。劳累和情绪激动都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诱因,而用力排便和饮酒为岀血性疾患的重要发病因素。3、主要症状和体征:在脑血栓患者中,舒张压^12.5kPa者30例,神志清楚者26例;而脑岀血屮,舒张压高于12.6kPa者43例,意识不清者13例,说明患者入院时若舒张压高伴意识障碍,有利于脑出血的诊断本组资料中,脑膜刺激征仅见于SAH和部分脑出血患者。4、辅助检查:腰椎穿刺、心电图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

4、T)检查,其中脑栓塞3例,脑血栓30例,脑出血23例。5、治疗与转归:本组病例全部采川内科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共死亡49例,死因为脑疝35例,中线破坏1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轻重差异较大,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则能阻止病情加重,提高治愈率。但发病后的治疗是否及时得当对病死率及致残率至关重要。二、治疗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近儿年來进展很快,且方法很多,现就口前儿种较多采川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1.1抗血小板凝集剂治疗:抗血小板凝集剂对TTA的治疗,不仅有利于控制

5、TIA的复发,对预防发展为脑梗塞与冠心病也有良好的作用。Djunaidi等指出,阿司匹林和潘牛.丁都是血小板抑制剂,但两者作用有所不同。1.1.1阿司匹林(ASA)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药。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井(ADP)所引起的血小板所吸附着于胶原的聚集力它主要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花生四稀酸合成环内过氧化物。此外ASA尚有抑制内源性5-疑色胺释放作用。ASA的用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一般主张釆用小剂量。75mg/d为最适宜剂量,常用25〜50mg,每日2次。如凝血功能正常可长期使用。1

6、.1.2潘生丁(双唏喘哌胺醇)具冇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酯酶活性,抑制后者分解环磷酸腺廿(cAmp)以提高cAmp浓度,从而间断地抑制花生四稀酸生成。潘生丁可抑制原发的及山ADP、肾上腺素与胶原所引起的继发的血小板聚集,常用量为50mg,毎日3〜4次。总的看来,冃前应用潘生丁利阿司匹林治疗脑缺血性疾病已逐渐广泛起来。1.1.3藻酸双酯钠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粘滞度,降低血酯以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常用量为50〜lOOmg每H3次。1.2扩充血容量治疗常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阡。低分子右旋糖酹具有降低血粘滞度,改善脑血液微

7、循环,预防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以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适用于各种原因的TIA,常用500ml静滴,每日1〜2次,15d为1疗程。60岁以上高龄患者用半量。使用低分了右旋糖酎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量种有效治疗方法。1.3活血化瘀治疗:我国中医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很早就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脉管闭塞性疾病。自70年代以后,复方丹参、维脑路通、川時嗪等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粘滞度,改善脑血液微循环的作用。常用量为16〜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口1次,

8、15d为1疗程。2、脑梗塞与腔隙梗塞的治疗2.1抗脑水肿药的应用血管闭塞初期,可形成细胞毒性与血管源性混合型水肿,脑水肿如不及时处理,将加重脑血液循坏障碍和脑缺氧,甚至诱发脑疝。但如非进展性脑梗塞及无意识障碍的脑楝塞尤其腔隙梗塞患者,则不需使用降颅压剂。2.1.1甘露醇的应用:廿露醉是一六碳多元酶,静注后,使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将组织的水分吸回血浆,并影响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近年证明,LT露醇不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