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

ID:46415665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_第1页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_第2页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_第3页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城市宜居性影响因素探析摘要:近年来关于城市宜居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用主观指标对城市宜居性进行评价的并不是很多。基于此,笔者以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主观性的评价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700份,对数据进行整理,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宜居性评价,得出影响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城市规划、社会环境、城市住房、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关键字:宜居城市主成分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满意度一、引言城市宜居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2、》,他在该著作中第一次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质疑和探索,呼吁创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历经30年的探索,到90年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需求的不断膨胀,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时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宜居性这一话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国外对于宜居性的研究异常活跃,女n:英国《经济学家》咨询集团智库信息部,关于世界宜居城市调查评佔备受全球关注。德国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德国本土著名杂志《焦点》每年都会对德国的各大城市进行宜居性的评价,得出"宜居城市排行榜”o美国杂志MoneyMagazine每年都会进行

3、一次全美国最好住处的年度评选。在我国,宜居城市理论是市两院院士吴良舖教授等学者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系统地介绍了人居环境科学兴起、发展与主耍理论方法。之后对于宜居性的研究越来越多。有学者对人居环境的内涵、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建立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具体城市为例,探讨了人居环境的变化的机制等。还有学者分别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分別以杭州、南京和北京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工作。但是,宜居性评价仍然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是准确评价城

4、市群宜居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因地区而异,不能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样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误差。一般遵循四个原则:全面性、层次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城市群,即涿州市、潔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3县,所以在指标的筛选与建立过程中,除了参考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外,还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共有9个评价维度,分别是经济条件、

5、城市规划、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公共卫生、政治文明、城市住房、交通状况,二级指标下分别设有三级指标,详见表1。(二)评价方法大多数关于宜居性的研究都是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但是城市的宜居性是由居民的主观感受來决定,所以建立主观的评价指标才能更加准确的评价城市是否宜居。主观评价数据的获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792份问卷,有效问卷743份,有效率为93.8%o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该量表由一组陈述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

6、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群宜居性进行满意度评价本文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所得碎石图如图1所示。可知,提取主成分因了是13个,特征值均大于1,它们对累积方差的贡献达76.995%O通过旋转荷载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4.410%,当地物价水平、购物的便利性、就医的方便程度、出行的便捷程度、治安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基础设施的维护状况、社会福利状况、社会养老保险状况、邻里关系状况、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人居住房面积、

7、社区物业服务、公交车乘车环境在笫一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可以说明这些指标。由此可知,城市规划、社会环境、城市住房、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是影响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1.129%,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政务公开情况、民主监督情况、对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到市中心的便利程度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可以说明这些指标。由此可知,政治文明、人文环境是影响城市宜居的次要因素。就业机会、子女教育状况、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可以说明

8、这些指标;居住环境安静程度、垃圾处理状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情况、食品安全状况在笫四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四主成分可以说明这些指标。由此可见,公共卫生、自然环境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较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